close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jpg  

★★★★☆   作者:芭芭拉.德米克Barbara Demick

Chizu小評

把北韓視為一個全球最神秘的國度、應該也不會過於誇大;我對北韓的印象大多來自於新聞畫面:北韓國寶主播李春姬總是用激昂慷慨的語調來抵禦外來的攻擊,似乎這樣可以讓當地人民安心。但這看在已經離那種集權式管理很久的人民眼裡,只是覺得好笑;我常常在想,到底北韓人民信不信這一套?難道他們看到中韓邊界進步的快速、得知同種族的南韓已經蛻變成自由開放富裕的國家,不會羨慕嗎?不會想脫逃嗎?

本書就可以回答我的疑惑,作者將過去15年六位"脫北者"的故事串在一起,讓我們體會到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我們最幸福"是北韓家喻戶曉的兒歌,北韓孩子每個都會唱:「我們的父親,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最幸福。我們的家在勞動黨的懷抱裡。……」但放在當今北韓的困境,可說是相當諷刺。

南北韓分裂之前,北韓是比南韓富庶的,我想對那些經歷過北韓榮景的人民來說,最殘酷的莫過於從天堂掉到地獄的感覺,從過去的飽足、到後來的飢寒交加,所加諸的痛苦絕對比一直都貧困來得大,因此對有些脫北者不管入獄幾次、不管家人會遭到何懲罰都要逃出北韓的心態,是理解的。但不是脫北成功後、一切就否極泰來,脫北者歷經千辛萬苦逃到南韓,多半都有社會不適應的症狀、性格也變得壓抑,離幸福還有一段距離,故事仍在進行中....

P.S. 我最喜歡的篇章是第一篇-在黑暗中  手牽手,原來缺電的北韓也有浪漫的一面,青少年/少女雖然無法看電影、不能在咖啡店悠閒的喝咖啡,但可以不管家人是否反對、手牽手約會,反正黑漆漆的沒人看到,這也是脫北者美蘭回憶當中最美的十年,似乎也沖淡了不少本書過於現實殘酷的氣味。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朝鮮向來是個外人難以深入、臆測的一個祕密國度。
夜空中,整個朝鮮地區都是黑的,那黑暗訴說著人民深不可測的痛苦,
有時卻又穿插著零星微弱的希望曙光……

朝鮮曾遭受兩次悲劇。第一個是朝鮮半島分裂的二戰結束時(史達林安扶植金正日作為蘇聯在朝鮮的代理人),第二悲劇是蘇聯的崩潰(在後蘇聯時代,朝鮮遭受短缺,電力,自來水和食物)。金日成和金正日藉機創造了個人崇拜的一種痴迷的支持,自我監督的社會。本書透過生動地描寫六個勇敢的叛逃者的悲哀生命,投射出現實生活中集權主義的本質。

從六名平凡百姓的生活中,我們對北韓有了超乎以往的認識。

《我們最幸福》追溯六名北韓人超過十五年來的生活──在這長達十五年以上的混亂時代裡,他們遭遇金日成去世,他的兒子金正日在無人挑戰下接掌大權,以及蔓延全國的大饑荒,這場災難奪去全國五分之一人口的性命。

獲獎的新聞工作者芭芭拉.德米克帶領我們進入一個過去從未見過的國度,她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生活在今日最壓迫的極權主義政權下會是什麼感受──這是個歐威爾筆下的世界,沒有網路,廣播與電視選臺鈕全固定在政府頻道上,就連表露情感也會遭到懲罰;在這個警察國家裡,告密者受到獎賞,而無心的言論很可能讓人終生監禁於古拉格。

作者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芭芭拉.德米克Barbara Demick

美國《洛杉磯時報》駐北京辦公室主任。她的北韓報導為她贏得海外記者俱樂部(Overseas Press Club)的人權報導獎,以及亞洲協會(Asia Society)與美國外交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Diplomacy) 獎項。她為《費城探究者報》(Philadelphia Inquirer)做的塞拉耶佛(Sarajevo)報導為她贏得喬治.波克獎(George Polk Award)與羅伯特.甘迺迪獎(Robert F. Kennedy Award),而且入圍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最佳國際報導獎項。她的上一部作品是《洛加維納街:塞拉耶佛一處鄰里的生與死》(Logavina Street: Life and Death in a Sarajevo Neighborhood)。

德米克帶領我們穿過政府的重重檢查,進入到北韓深處。從謹慎而敏銳的報導中,我們看到她的六名主角──他們全是尋常的北韓平民──戀愛、養家活口、懷抱野心,以及努力求生。一個接一個,他們終於發現自己被政府背叛,而我們全程參與了他們的心路歷程。

《我們最幸福》是極權主義文獻的開創之作,它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這個逐漸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封閉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