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報導社會寫實文學 (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age

 

作者:格十三 出版日期:2020427

 

★★★★

 

Chizu小評了不起的中年婦女

 

看完了本書,想說中國的中年婦女都是「大哥的大哥」、都是「硬核老母」嗎?難道真的給一個中年婦女,就可以撬起整個地球嗎?My god,中年婦女簡直是允文允武的女超人啊!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作者: 陳玉梅 出版日期:2020/02/07

 

★★★★

 

Chizu小評賢妻良母失敗記:掙脫束縛,女人們自我覺醒的生命故事

 

本書跟之前介紹的「女神自助餐」以及「鬼故事更可怕的是你我身邊的故事」談的主題都是有關於女性自覺和自主,書寫的方式有些不同,描寫的年齡層也很巧合的不同,放在一起看時,就會看到台灣女性覺醒道路上的演變。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作者:郭晶  出版日期:2020331

★★★★☆

 

Chizu小評武漢封城日記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席捲全球的情勢下,多數人的心情應該都很忐忑不安,甚至是恐懼,因為人天生不喜歡不確定以及那種無法操之在己的感覺,除了儘量不要出門、出外務必保持社交距離之外,閱讀本書武漢封城日記就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武漢是第一個面對封城的。

 

作者從123日開始無預警封城、後期還經歷嚴格的小區管理,寫到31日,近40天親身經歷寫成的日記,很真實,不是專業作家,而是社工、女權主義者的作者,試圖用素人的語言讓讀者看見封城下的武漢,沒有外界謠傳的恐怖,卻更凸顯在疫情底下人民面對現況的很多面向,包括恐病、囤積民生和防疫用品尋求安全感、無能為力、不安。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作者:布特妮.凱瑟(Brittany Kaiser)

 

出版日期:202015

 

★★★★

 

Chizu小評操弄【劍橋分析事件大揭祕】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作者:愛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 出版日期:2019917

★★★★

Chizu小評永久檔案(Permanent Record)

 

1983年出生的愛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應該是近幾年最出名的吹哨者(Whistleblower)20136月他在香港將美國國家安全局關於稜鏡計劃監聽專案的秘密文件披露給了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遭到美國的通緝,本來要逃亡到厄瓜多,但在俄羅斯莫斯科轉機時被擋了下來,目前就一直待著俄羅斯,俄羅政府一直給予他政治庇護,目前的居留許可至2020年。

 

而在俄羅斯的期間,愛德華‧史諾登也沒有閒著,其中完成的一個工作即是出版自己的自傳,也就是本書,由於本書涉及很多機密,據說在20199月全球發行之前的各種語言翻譯都是極為機密的,就知道本書的極具爭議性,去年12月美國司法部以史諾登違反當初與中情局及國安局簽署的工作保密協定為由,控告違約及背棄信託義務,法官判決美國政府勝訴,可獲得這本書包括版稅及演講的收入,等於史諾登一毛錢的版稅都拿不到,而簡體中文版一些敏感的字眼也被刪除,氣得史諾登還揚言未來要在網路上刊登修正版本,供簡體中文用戶免費觀看。但時報出版的繁體中文版就完全如實呈現,可說是非常幸福。

 

回到這本史諾登的自傳本身,其實我花了有點久的時間才看完,所以如果要問可看性,我會說就文筆來說,是有些無聊,但如果要理解史諾登為何要冒這麼大的險去當吹哨者,從他小時候求學經驗和家庭背景可略之一二,再來因為911才想為中情局和國安局工作的史諾登,到底如何醒覺,是看到甚麼樣的事件之後才勇於揭發真相- 美國政府濫權監聽全球每日超過十七億筆通訊資料、窺探地球上每個人私生活的駭人真相,身為網路世代的我們,都要好好思考一下國家機器的隨時監控,其實就是侵害人民的權利,難道我們不該針對此做出反抗嗎?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作者:卡繆(Albert Camus) 出版日期:201246

★★★★☆

Chizu小評鼠疫

卡繆(Albert Camus)的鼠疫(La Peste,又常譯為瘟疫)1947年出版,大為轟動,引起諸多討論,而後卡謬也因而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所以本書的經典程度,已不需更多人的評論,而此次武漢肺炎,武漢和其他一些中國城市宣布封城,更讓人聯想到本書所設定背景法國的阿爾及利亞海岸港口城市奧蘭於一九四幾年因為鼠疫而封城。

 

當然現在的時空背景和科技進展已大不相同,但書中描述封城前鼠屍橫行,是否要封城時的眾多討論(拒絕接受事實的官員 vs. 有經驗醫生的判斷),以及封城後人民的心境起伏都可作個對照,從與心愛者分離的痛苦、被放逐的害怕、想盡辦法逃出去的各項嘗試、憤世嫉俗的激烈情緒,時間一久,逐漸被消沉所取代,因為(被迫)適應了、因為別無他法,大家越來越冷淡,鼠疫扼殺了他們對價值的判斷,當然也越來越疲憊,再也不去想沒在身邊的人、再也不掙扎,一切活在當下。就這樣經歷近一年的封城,在某個瞬間,老鼠不再死亡,每天死亡的人數慢慢下降,奧蘭終於開城,當然城內人欣喜,但一切已經不同,對於人內心刻下的痕跡,又是何等的深刻呢!

 

書中的視角是從李厄醫生出發,從病重的妻子在封城前就已經前往療養院養病,而後堅決封城來對抗鼠疫,以盡自己本分(他稱之為正直)和奧蘭城一起度過將近一年的封城日子,其中的心境轉折特別令人動容,我特別節錄一段:因為他知道在一段看不到盡頭的時期,他的角色不再是治療,而是診斷。發現、觀察、描述、記錄,然後宣判,這就是他的任務。有一些太太會抓著他的手腕呼喊:「醫生啊,請你救他一命!」但他來不是為了救命,而是為了下隔離令。當時那些臉上流露出的怨恨有什麼用呢?「你真沒心肝。」有一天有人這樣對他說。其實不然,他有心有肝。有這副心肝支撐著,他才能每天二十四小時眼看那些應該活下去的人一一死去,他才能日復一日重新開始。在這種時刻裡,醫護人員絕對是最辛苦、最煎熬的。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作者:金琸桓  出版日期:2020121

★★★★★

Chizu小評我要活下去:韓國MERS風暴裡的人們

2015520日韓國出現第一起「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確診個案,卻因政府的僵化拖延、未積極防疫,導致失控,甚至出現全球首例的三度人傳人,終致MERS席捲南韓,造成186人確診,38人死亡,其中有許多醫護人員,更迫使超過千所中、小學關閉。

 

而寫過世越號沉船事件二本優質小說(謊言、那些美好的人啊)的作者金琸桓,再度用文學應該站在窮苦、弱勢和受傷害的人這邊來述說MERS風暴裡那些僅被編號病患的故事,至少在作者完成本書之時,還沒有MERS受害者的正式團體組成,原因是那些曾經罹患MERS、然後痊癒的人常被二度傷害,除了身體出現無法完全恢復之外,甚至還無法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所以他們寧願沉默,只想好好過日子,免得造成身邊親友困擾,這些文字如果沒有被寫出來,一切都將被淡忘,而這些無辜受害者,反被稱為加害者的人們啊,就不會被有理解的一天啊!

 

正好在武漢肺炎正席捲全球的時候,本書的中譯版於2020121日出版,頗具意義。在本書當中,讀者可以看到政府無能和無作為之下,病例如何迅速暴增(2015520日到67日,MERS潛伏到發病期間,在政府沒有公開醫院名單的十九天裡,MERS病人曾去過的醫院就有24家)。即使19天之後才公開醫院名單,全國人民對政府已無信任,還得靠自己去追查政府用字母掩藏起來的醫院實名和傳染路徑,更容易引起社會的恐慌。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作者:李玟萱、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策畫  出版日期:2018105

★★★★☆

Chizu小評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有聲書)

 

之前在上一門課時,曾有機會到台北火車站觀察過無家者,那時心裡在想,到底他們每個人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才會走到無家者的地步?

 

本書真實採訪10位無家者、5位熱血的社工,不加判斷的傾聽他們的故事,用樸實的文字撰寫,再透過金馬導演、金獎紀錄片導演、金馬演員、金曲音樂人、實力派女星、書展大獎得主、重量級配音員等娓娓讀出他們的故事,原來無家者離我們的距離其實並不遠,也許是生命中不斷的跌倒、又沒有人支持的情況下,就變成無家者,有些年輕時也很風光,有些經歷家暴,有些是從大陸退守來台灣的老兵。

 

而這些社會弱勢的無聲者,他們只是沒有家(homeless),不代表沒有希望(hopeless),透過社福團體(如本書策畫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的協助下,都有機會回到有家者的行列,但他們需要社會給他們機會,不歧視的對待他們。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作者: 伊藤詩織  出版日期:201936

★★★★

Chizu小評黑箱

日本東京地方裁判所20191218日對一起性侵求償案宣判,法院認定被告山口敬之是在原告伊藤詩織不同意的情況下,與其發生性行為,被告應賠償被告精神撫慰金日幣330萬元,儘管遠低於原本提出的求償金額1100萬日幣,但這起民事求償官司的勝訴,卻代表了日本MeToo運動的艱難一勝,更是伊藤詩織為自己與女權奮戰4年來的最佳肯定,當然加害者山口敬之仍持續喊冤,聲稱為上訴到底。

 

事情是發生於201543日,距離去年底的宣判,已經過四年8個月,期間東京地檢署20175月曾以「準強姦罪」的證據不充分為由,決定不予起訴,這代表伊藤不能就性侵一事再對山口敬之提出刑事訴訟。由於刑事制裁無望,伊藤隨即以「因未獲同意的性行爲受到精神痛苦」為由,對山口敬之提起損害賠償的民事訴訟,並且對其求償1100萬日圓,並且將其經歷寫成本書,指控日本在應對性侵案的種種黑箱,除此之外,伊藤並在當年(2015)529日召開記者會公布自己的長相和名字,成為日本第一位公布長相和姓名、且得到勝訴的被性侵女性。

 

但期間作者如何度過漫漫長日,除了被性侵之後需要的身心理調適之外,公布長相和姓名之後,要在日本這個非常保守,甚至經常將矛頭指向被性侵者不是(伊藤常被許多惡意民眾攻訐「婊子」、「蕩婦」)的社會生存,心中的煎熬是何等的難受,只能說,如果是受害者是傳統的日本女性,這一切都沒有改變的可能,而這次的轉機完全在於伊藤相織是位可在日本以外國工作的女子(她確實於2017年離開日本、前往新加坡工作),因為她的挺生而出,可能讓日本司法界修改不合理的性犯罪規定。只能說,伊藤真是勇敢的現代女性無誤,想看看伊藤內心掙扎和期間牽涉到安倍前首相的黑箱細節,肯定要買本書來看看。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清水潔  出版日期:2019727

★★★★☆

Chizu小評連續殺人犯還在外面:由冤案開始,卻也在冤案止步:北關東連續誘拐殺害女童案件未解之謎

《被殺了三次的女孩》作者再度出擊,這次要揭露自1970年代末起至1990年代,有4個失去生命、1個至今下落不明小女孩之未解之謎,可惜就如同書名所示,連續殺人犯還在外面,即使作者已經鎖定一個兇手,但畢竟記者不是警察法官,是無法緝凶將其定罪的,因此也只能在冤案止步。

但如果讀到此,會澆熄大家對此書精采度的預期的話,真的不用擔心,因為本書比《被殺了三次的女孩》挑戰更大,因為還有一個被冤枉關在監獄17年的受害者菅家利和,等著作者的援救,因為倘若沒有確認兇手是別人,警方就不會想要抓拿真兇,5個小女孩的家人永遠不會知道到底自己的孩子死的真相,光是證明兇手不是他,將日本二十一世紀最知名冤獄「足利案件」完整傳達給社會大眾,就十分精彩。

另外,面對日本當時視DNA科學辦案為神主牌,絕對不會有錯的氛圍,作者要如何推翻,更是上了一門基因學實務課,原來DNA驗證還有很多眉角,不同的方法在剛開始時驗出的結果也不一樣,加上蒐集的證據如果若沒有妥善處理,很容易出錯,這也是菅家利和為何被冤枉下獄的主因。當然警方過度刑求,多數媒體不敢追求真相、只跟風的風氣在本書時常可見,讀來很是沉痛,好在有清水潔,因為這個國家有五個聲音最為微弱的年幼女童,毫無道理地從這個世上消失了。我不會坐視不管。絕對不會。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四個失去生命、一個至今仍下落不明的小女孩,
一個被司法粗暴奪走將近二十年人生的冤案受害者,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溫絲黛.馬汀(Wednesday Martin)

出版日期:201675&2019528

★★★★

Chizu小評

柏金包媽媽雙書《我是一個媽媽,我需柏金包》《性、謊言、柏金包》

柏金包媽媽雙書應是出版社的點子,因為作者前作《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在台灣還算有名氣,因此耗時作者2年半時間所出的新作品之中文名就硬是扯上了柏金包,是無傷大雅,但真的跟柏金包沒甚麼關係,如果讀者是想延續前作那種新奇又有些啼笑皆非的體驗,新作可能比較像是驚嚇片,驚嚇的是天啊!這些考據我怎麼都不知道哇!這關係也太複雜了….等很複雜的感受。

兩本書談論的主題很不一樣,頂著人類學博士的作者自然有很有區分,相同的是作者真的挺有勇氣的,前作把紐約上東區全用人類學的文字描寫,莞爾一笑之餘還真的給作者找出些身為人妻、人母、女人的共同焦慮與失落,反諷和同理的轉折掌握的很有技巧,儘管這可能只是作者自己的觀察而已、無法完全呈現上東區部落的種種,但光是看作者在上東區的冒險,就很值得。

但作者新作《性、謊言、柏金包》少了作者真實的冒險,取代的是運用相當多的考據、文獻和訪談,對一夫一妻制,女性被描繪成被動、相對而言對性事不感興趣...等的反擊,如果你是無法接受女性出軌或是女性出軌比男性更不值得原諒的朋友,這本書可能會觸怒你。但如果願意用很好奇的角度理解,女性對性事比較不感興趣其實不是事實,而是某種誤解,可能是來自犁耕文化的產物,而一旦犁耕文化環境被全面翻轉後,試圖控制女性的行動、身體、欲望,將變成一種異想天開、自大、可笑又辦不到的事,這本書就顯得意義非凡,但我承認,閱讀過程是有些吃力的,因為很多關係很難想像,但確實正在發生,而我們要學著更開放來看待。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清水潔  出版日期:201951

★★★★☆

Chizu小評被殺了三次的女孩

這本書談的桶川跟蹤狂殺人案件其實是19991026日發生的,在事件發生後的20年,才出繁體中文版,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很落伍,但其實不然,過去20年,不知道多少案件受害者不只死了一次,死兩次的不少,因為媒體總是未審先定罪,或是警方完全不想受理,導致又被殺了一次,而桶川案的被害者、年僅二十一歲的女大學生豬野詩織還真是被殺了三次:冷血的兇手、見死不救的警方和嗜血的媒體,之所以本書很沉重,就在於這是真真實實發生的案件,不是虛構的,要對抗龐大的國家機器(警方)和操控於輿論的媒體,到底需要多少勇氣和決心,而作者在只是個平凡的雜誌記者卻作到了,而本書詳細描述他如何抽絲剝繭不放棄的追兇,還因此催生日本頒布《跟蹤騷擾行為規範法》,在這個不時出現因為感情而情殺的社會,面對更嗜血的媒體、更強大的政府,我們可以怎麼作、媒體又該如何自省,應是本書在20年後出版繁中版的主因。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一個花樣年華的女孩被殺了三次───
第一次死於兇手的刀下;第二次是被見死不救的警方殺死的;第三次是被見獵心喜的媒體殺死的。

她生前的求救吶喊,一直沒人聽見。
是什麼樣的社會,讓一名普通女性求救無門,慘死於眾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惡血.png

 

作者:約翰.凱瑞魯(John Carreyrou)出版日期:2018920

★★★★☆

Chizu小評惡血:矽谷獨角獸的醫療騙局!深藏血液裡的祕密、謊言與金錢

想要了解造神運動女生版本,看本書絕對沒錯,作者將女版賈伯斯伊莉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如何走上雲端、乃至重重摔下的過程寫得精彩無比,重點是淺顯易懂,兩度獲得普立茲獎的作者不僅充滿勇氣的揭發這齣超完美騙局,且為了追求公正客觀的對待伊莉莎白.霍姆斯以及Theranos,仍是花了三年多時間,深入訪談超過一百五十人(其中有六十幾位是Theranos前員工),據說也曾想要親自訪問伊莉莎白.霍姆斯,但遭到拒絕,才完成本書,可說是良心之作。

讀畢之後,對於造神這件事特別有感,因為台灣媒體也很愛造神,特別是政治人物,原來矽谷也很愛造神,造神時彷彿此人完全沒有缺點,想錦上添花的人或企業更是趨之若鶩,如果沒有拉上點裙帶關係,彷彿就跟不上潮流,即使過程當中有些人已嗅到不妙,但牽動數十億數百億商機、可以改變醫療產業的夢就這樣蒙蔽了多數人的雙眼,媒體也沒忘了吹捧之能事,讀來十分諷刺。幸好華爾街日報有著獨立的評論機制,允許作者做出獨立的調查和報導,才將此噩夢戳破,很難想像,如果真的沒被揭發,承諾過頭,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因為誤診而喪失生命;作者沉痛地說:或許承諾過頭這種做法用於軟體或智慧手機app是一回事,但用於民眾做重大健康決策所仰賴的醫療產品就沒良心了,這點完全打中我。

我也很喜歡作者對伊莉莎白.霍姆斯的評論:

持平而論,我敢說,十五年前她剛從史丹佛輟學時,並不是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詐騙投資人、置病患於險境。根據各方的描述,她有一個真心相信的願景,而且全心投入實現,但是在她投入一切,想在「獨角獸」榮景的淘金熱中成為下一個賈伯斯的過程裡,她在某個時間點突然不再聽取忠告、開始抄捷徑。她的野心太過龐大貪婪,容不下任何干預。

這或許這次最值得借鏡的,在追求夢想的路上,不要忘了初衷,否則騙局不斷擴大,當初的美好願景、只會成為笑話。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Fion 出版日期:2018522

Chizu小評她們的韓國夢:打工度假的美好與幻滅

作者Fion因喜歡韓綜來到韓國,目前定居首爾,寫過不少關於韓國日常生活的文章,而本書藉由實地採訪曾在/正在韓國打工度假的6個女孩,來探索為何韓國會吸引台灣人去打工度假。

曾經乏人問津的韓國打工度假,自2016年開始變成超級搶手,即使2018年名額增至800個,還是有人徹夜排隊,需要發放號碼牌才能安撫。或許有些人認為韓國打工度假和澳洲差不多,實際並不然,只要在澳洲打工度假努力工作、認真存錢就能從澳洲帶回百萬臺幣以上的存款,但在韓國打工度假,支出通常大過收入,因為韓國政府規定打工度假的工作時數一年最高上限為一千三百個小時,以法定基本時薪七千五百三十韓圓(約臺幣兩百元)來算,一年頂多賺個臺幣二十六萬元,在動輒支出需要花台幣30萬以上的情況下,沒有一點儲蓄,或是打打黑工,幾乎很難生活、更遑論存錢,難怪作者在書末寫到:我在韓國生活四年中遇見的這些臺灣女孩,對人生多半還帶有好些迷惘,韓國也不一定就是她們的目標終點。在韓國的日子,對她們來說更像是人生的暫停鍵,給予一段休息、思考、重啟的時間。

儘管從本書很難嚴謹探究為何台灣人要到韓國打工度假,但從6個女孩在韓國工作的採訪當中,卻可以清楚看到韓國職場的現實和複雜、對外國人的歧視,極度競爭和充滿壓力的生活也令不少人夢碎,是一大優點;不過本來每個人在生涯當中都有尋求休息改變的渴望,帶著些許存款,去自己偶像的國度工作、甚至找到真愛,其實也沒有不好,也許這也打開視野、為自己的下一步開創更多的可能也不一定,不是嗎?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韓國打工度假熱潮下,她們追夢、圓夢或夢碎的冒險旅程|

在這個被韓國年輕人形容為「地獄」的國度,
為什麼臺灣女孩們仍趨之若騖?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金琸桓  出版日期:20181023

Chizu小評那些美好的人啊:永誌不忘,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

一個朋友告訴我,看完上週謊言: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潛水員的告白的小評後,覺得太悲慘痛苦,實在沒法看謊言一書;如果你也有一樣的心情,作者續作也就是本書那些美好的人啊可能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因為災難本身的多樣延伸和事實結局不可更動,且要考量到媒體道德和社為倫理,往往很難說得清不同的面貌,這時候小說就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也是為何世越號文學的崛起被視為韓國文壇重要的轉折點,藉由小說來省思重大意外慘劇,影響將更深遠,遠比政論節目口水戰來得有意義。

本書有8篇短篇,都是作者精實採訪相關人士之後所淬煉出的故事,角色虛構、但背後卻是真人實事改編,對號入座不易,卻也更能有所發揮;閱讀當中可以看到世越號船難發生之後,除了罹難者家屬與生還者的傷痛,還有營救者(如謊言所談的營救罹難者遺體的潛水員)和報導船難者的自責和反省,災難過後、生還者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走出來,罹難者的親友為了要記住罹難者有多努力、或是想遺忘有多困難;讀來真摯溫柔卻有力量,在這個新聞事件很容易被遺忘的時代,小說家的使命和責任完全凸顯,就也是我喜歡看小說的原因。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謊言: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潛水員的告白》續作──
懷抱無法挽回的悲傷,成為守護彼此的防風林


「有些話我要對先離開的同學說──我們絕對不會忘記你們。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金琸桓  出版日期:2017926

Chizu小評謊言: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潛水員的告白

其實是先看了本書的續集那些美好的人啊:永誌不忘,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才回過頭來看本書,是什麼事件讓原本跨足影視相當成功的作家金琸桓,大變身為寫實報導作家,原來是2014416日的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這個讓全韓國都震驚、卻至今都沒找到原因的意外事件,當時載著476人的客輪「世越號」從韓國仁川港出發,在前往濟州島途中發生事故沉沒,造成304人罹難。事發後,陸續傳出船長不顧乘客自行逃難、政府機關未在第一時間展開救援等許多令人震驚的消息,引爆輿論撻伐,而拚上自己生命危險,潛入沉船搜尋罹難者遺體的民間潛水員甚至還上過失致死的罪名、被法院起訴。

作者在充份蒐證考察之後,以潛水員金冠灴為原型,寫下本書,書中詳細描繪這起完全是政府無效能才會導致的悲劇,看到民間潛水員賭上自己的生命和日後的後遺症(因減壓症所引起)拚了命的搜救,看到罹難者親友如何緬懷死者,看到生還者日後怎麼和生命搏鬥,在對照政府找民間搜救員當替死鬼後,只能說荒唐至極。幸好本書中被控告的民間潛水員最後無罪開釋,透露出一絲光明面,但現實的原型潛水員金冠灴最後是以自殺了結生命,還是不勝唏噓,作者也是在他自殺後、決定寫下本書,紀念這些默默無名的、向來謹守沒有嘴巴的民間潛水員。

本書閱讀起來很沉重,但很具力量,也有鼓舞作用,一向沉默的潛水員,唯有站出來揭發真相、才能為自己討回公道,撕破有心人士散發的謊言;而韓國看似現代卻極為嚴守傳統長幼尊卑社會階級觀念(上對下有絕對的權力,下對上有服從的義務)和崇尚團體,也是導致世越號慘劇的原因,所以看韓國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非常有趣。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 真人真事改編──

「我在乎的不是找到的人數,而是沉船內還有多少人!」

潛入沉船內、找到他的那瞬間,我哭了。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楊智強  出版日期:201891

★★★★☆

Chizu小評最陌生的鄰居:韓國

十月堪稱是Chizu小評的韓國月,連續五篇(包含本篇)都和韓國有關,而本書很適合和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一起閱讀,兩本都是台灣人所寫的,一本是專門討論韓國自殺率高居OECD國家第一的書籍,而本書則是用採訪的角度、來讓讀者更了解廣義的韓國。

當然本書一定會談到台灣人所比較熟悉的南韓,包括韓國怎麼看台灣為何這麼喜歡日本、韓國為何愛喝酒、韓流背後辛酸的一面,以及近年來轟動國際的事件世越號沈船事件、朴槿惠的閨蜜門事件的觀察。

對我來說比較有新意的,是作者將視角擴大到北韓、脫北者、住在中國東北延邊自治區的朝鮮族以及無戶籍但有中華民國護照的韓國華僑,藉由採訪這些非主流/無根的韓國人,進而了解他們對民族、國家以及文化的認同,是相當有趣的,而有些糾結和矛盾,也同樣出現台灣,這些都可以讓我們有更多思索的空間。推薦喜歡研究文化的朋友們看看,是很特別的閱讀經驗。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華麗面紗之下的韓國社會逐一浮現──
曾在韓國NGO工作的國際獨立記者楊智強,抱持記者的使命站在示威現場與邊境禁區,揭露朝鮮半島的風光與闇黑!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陳慶德  出版日期:2018813

★★★★

Chizu小評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Readmoo電子書)

常看韓劇的我,對書中所探究為何韓國成為全球自殺率最高的國家相當有感,因為有相當多數的韓劇透露出的韓國文化”- 財閥是當代英雄、間差社會、貧富差距、重視三緣(血緣、地緣和學歷)、韓語分敬語和半語以及多整形、注重外在打扮,不僅讓韓風席捲全球,卻也帶來我們和非我們的明顯隔閡。

如果一犯錯或是失敗,可能馬上遭來他人的目光和壓迫,整個社會也習慣失敗者尋短,就如書中所談死了一個學生,只不過是他受不了課業壓力罷了;死了一個軍人,只不過他受不了軍中壓力罷了;有人在地鐵站跳軌而死,更是要不得,我們根本就沒時間去了解他為何自殺,生者想的只是如何不讓他人的死,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在這種環境之下,失敗者第一個念頭常是自殺(且是寂靜的)、而不是重新振作,看到此,也不會意外韓國自殺率會這麼高。

在我們羨慕韓流可以席捲全球的同時,本書的出版則提醒我們任何事物都有一體兩面,可創造出絢爛成果的韓國文化、其實也帶來不可避免的高自殺率,我們也不必一直羨慕韓國,各有各的問題,不須過度放大優點、而忽視背後的隱憂。

整體而言,本書是用白話、但具考據的書寫方式,來描繪韓國為何成為自殺共和國,原來只要變成非我們,就和處於地獄沒兩樣,因此會選擇寂靜的自殺,和生前大聲喧嘩、引人注目地活著對比,相當諷刺。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自殺共和國」是如何煉成的?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金英朱 出版日期:2018927

★★★★☆

Chizu小評媳婦的辭職信

書名很聳動,容易讓人聯想到女性主義至上或是咒罵公婆的書籍,但若因為書名而錯過本書,那作者就太委屈了,與其說本書是女權至上,還不如說是藉由媳婦從家庭中辭職,來訴說成人(女性和男性)應該如何面對自己,進而找回人生的力量、進而行動實踐。

就如同愛蓮娜‧羅斯福(Anna Eleanor Roosevelt)說過這樣的話: 「除非經過你同意,否則沒有人能讓你痛苦。」,明明知道只有脫下身上的破衣服才能夠換上新衣,可這些破衣服卻好像變成身上的血肉似的,根本脫不下來;終其一生困擾自己停滯不前的,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真實的情況是不管穿什麼衣服,我們都可以自由的穿上或脫下,但某種信念和害怕反而會讓自己抱著壞習慣不放手。遺失自己的責任在我們自己身上,因為我們沒有好好的守住自己的東西,且遺失之後並沒盡全力去找尋,而該是時候對自己提出疑問,找出為何自己不敢面對、不去面對的理由,進而知道我是誰,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以及天賦的力量。

本書有一半以上談她如何和公婆辭職、和兒女以及婚姻辭職的心路歷程,作為一個傳統韓國大家族的長媳,想當然壓力大,但若不是自己要套上長媳的外衣(以及連帶的責任),沒人可以逼迫她,是自己選擇要當個受害者而不脫下,隨著心境的改變,探究到我是誰、我究竟要過怎樣的人生,自然心結打開,其實公婆很好,是自己強背著傳統的束縛而不自知,原來都是自己在束縛自己啊!

當然從傳統的長媳、要有天翻地覆的改變,絕對是要幾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達到,作者也花相當的篇幅藉由夢境的解析來了解自己,作者寫到一再重複的夢是要提醒我們,必須鼓起勇氣把過去的痛苦結束。小時候我們是軟弱的小孩,無力改變什麼。但如今我們已成為,可以結束那些痛苦的成人了。而夢境常出現討厭或喜歡的人,往往也是最好的鏡子,值得我們好好思量。總而言之,披著女權至上外衣的本書,其實是適用於成年男女的成長好書。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我以為努力當個好妻子、媽媽、媳婦婚姻就會幸福,
於是把自己的感受埋在深處,盡力配合婆家,
但我和丈夫的距離卻越來越遠,也失去了孩子的尊重和快樂。
反正没什麼好失去的了,我鼓起勇氣對公婆交出了媳婦辭職信,
想不到,奇蹟開始一一出現……

「在職場上不管工作再久都可以辭職,為什麼媳婦這個角色不想當的時候,卻不能那樣做呢?難道不想當媳婦,只有離婚或死亡這兩種方法嗎?我不想通過這兩種方式結束媳婦的角色。我只是想脫下『媳婦』這件外衣。」

作者金英朱是大家族的長媳,也是兩個小孩的媽媽。她和丈夫婚前十分相愛,以為和自己愛的人結婚,就能開始過幸福的人生。婚後英朱與公婆同住,公婆雖好,但同住的沉重壓力,讓她不敢表達心中的想法,經常得勉強自己去配合公婆的生活。時間久了,她只得把自己的感受埋在心底最深處,以為只要自己配合,公婆開心、老公開心,她就能越來越幸福?但是,婚後的日子,她與先生的距離卻越來越遠,有了孩子之後,和公婆之間也因為孩子的教養問題,心裡累積著許多委曲。

原本以為婚姻會是幸福的,但她卻越來越不快樂,所愛的丈夫也似乎變成了陌生人,該是幸福的婚姻卻往不幸的地方加速前去。

她不希望女兒看著她的背影長大,過著與她相同的人生。於是在中秋節前夕,她決心對公婆提出辭職,不再當媳婦了!

對公婆提出辭職後,原以為公婆會大怒,想不到他們平靜的接受了,相反的,大力反對的竟是自己的母親?於是,她開始思考自己的問題和婚姻的困境。

這不是一本咒罵公婆的媳婦日記,金英朱說她的公婆人很好,但她依舊覺得痛苦。更別說是嫁入家庭更加傳統的女性,會有多麼辛苦。而讓人痛苦的傳統包袱大多是從小到大束縛住女性的觀念,有時我們並不輕易發現,但卻已不合時宜,更可怕的是它已傷害到婚姻。

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結婚後卻不再相愛?
為什麼婚後努力扮演好媳婦、好太太、好媽媽,卻感受不到幸福?
為什麼該支持自己的丈夫,卻總是要我忍耐?
  
作者透過自身的經驗反思這些問題,經過了數年的時間,察覺內在的問題,培養自己的力量,放下不知不覺從小就背負在她身上的女性束縛。

原本以為會以離婚收場的悲慘人生,竟大逆轉。於是,人生的奇蹟,在她的下半場一一出現……

這是一個真實的、勇敢的、重新找回自己和愛的女人故事。同時也存在著妳的故事,妳的眼淚,妳的出路……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派屈克‧聖保羅Patrick Saint-Paul 出版日期:2018427

★★★★★

Chizu小評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電子書)

首先我必須欽佩作者有勇氣寫出本書,任職於法國最大報《費加洛報》的記者派屈克‧聖保羅,耗時整整兩年,帶著翻譯四處採訪北京城裡住在地下室或是下水道的低端人口,我甚至懷疑本書出版之後,作者有沒有被請出北京或中國?

或許這些低端人口已被北京政府下令「切除、清理、掃蕩」,但鼠族在北京城擔任清潔工、外送員、服務生..等支持北京城正常運轉的貢獻,不應該被掃除,本書的出版可視為這些小人物的紀錄片,也是北京如何創造經濟奇蹟的另類見證。

在本書當中所提到的低端人口,非官方的估計應超過百萬,這批來自中國四面八方、由不同少數民族組成的群體,因占據北京地底(地下室),甚至下水道口,因此有了另一種別稱,叫做「鼠族」,這些人不能登記戶口,所以居民有的福利都沒有,只求能夠多賺些錢,養活在農村的家庭,或是懷抱忍幾年就可致富的野心。

不過隨著北京城房價租金越來越貴,即使居住品質差到有安全疑慮,選擇住地下的人更加多元,有月入數萬人民幣但想省房租的生意人,有妓女、學生、服務生或是廚師。還有些北京人本身已經有公寓,但寧可把公寓出租,自己住來地底可以賺更多。

而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描述只是本書的一部份。更多的是作者身為一名記者,忠實呈現北京城鼠族生活、心態/心境的專業,當然也不乏對這種人口悲歌的批判,特別是看到留守在農村的兒童死亡甚多,且多半有心裡創傷(一成五的留守兒童都罹患精神疾病,約五成有心理障礙,主要是抑鬱與焦慮,但也有因自卑感與自信不足而造成的行為偏差)時,會更有感觸。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