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更鳥的賭注.jpg  
★★★★☆ 作者:尤.奈斯博 Jo Nesbø

Chizu小評

我想這本書的問市,應該是繼千禧年三部曲(即龍紋身的女孩、玩火的女孩、直搗蜂窩的女孩)後、最重要的北歐犯罪文學引進台灣的宣示,和千禧年三部曲作者Stieg Larsson比較起來,Stieg Larsson的背景更不惶多讓,曾是搖滾巨星,白天在金融界工作,最後因樂團和工作無法兼顧,最後決定休息半年,也讓他成為北歐犯罪小說天王。而本書是「哈利.霍勒警探」系列作品的第三本,看起來台灣的出版社並沒打算出前兩本,而是挑選此系列當中的中間三本來作主打。

在看完本書之後,對於出版社選擇本書作為台灣讀者認識Stieg Larsson的第一本書,我覺得是有策略性的,看過千禧年三部曲的應該都會對文中所描述的瑞典性犯罪走私嚴重、媒體以及警政互相勾結印象深刻,但離我們距離遙遠的北歐國家,也擁有歷史包袱,雖然從來也沒有人好好去探討過,彷彿北歐是個不會受到國際局勢干擾的淨土。但本書卻從滿腔熱血的愛國挪威青年,在半世紀之後、決心向挪威國王行刺展開,而警探哈利當然就是負責阻止這個悲劇產生的主角。

有點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吧!為何一個男子會有如此大的轉變?也證明我對北歐近代歷史真是完全不熟悉!!這該要追溯到二次大戰前,當時挪威受到希特勒帝國的統治,因此許多人是深受希特勒感召的,因此當二戰爆發、德國需要大量士兵前往前線作戰時,許多挪威青年都踴躍參加,而本書想要復仇的男子就是其中之一,當時奉命被派往蘇聯代表德國打仗;不過現實是殘酷的,二次大戰的結果是德國戰敗、蘇聯戰勝,挪威政府急於撇清與德國的關係,因此那些代表德國去進攻蘇聯的挪威青年一個個被視為叛國者,情況如天堂掉到地獄,而戰爭的殘酷和生離死別已夠讓人喘不過氣,國家又來扯後腿,叫這些熱血青年怎麼厭得下這口氣,為了討個公道,男子決心復仇。如此合理的復仇理由,其實是很具有張力的,當然作者也添加戰亂下的愛情來沖淡本書濃濃的陽剛味,也考慮到更多女性讀者的需求。

除了二次大戰的主線之外,哈利警探所屬的現代挪威也是本書重點,哈利應可以歸為冷硬派的警探,和很多歐美類似小說的設定差距不大,很有能力但有酗酒問題,因此不太受到上級青睞,但具備的是查案的執著和永不放棄,因而他才能從一把走私槍枝的發現,進而發現行刺國王的復仇計畫,和女搭檔愛倫的互動和發展也令人動容,又是灰暗布局下的小溫暖。

當然最後挪威國王並未被行刺成功;但留給我的另一種省思,是關於對民族主義和歷史的省思,大歷史的論述總是把勝的一方寫得不可一世,彷彿在那個時空下,所有的條件都是支持贏方,因此支持贏方的人民是理所當然;但回顧世界歷史,卻常常不是那回事,而那些在時代動盪下信奉敗方思想的人民在勝負定論之後就該被喊為過街老鼠嗎?那些人或許在那個時代裡才是最愛國、作憂國憂民的一群人呢?但誰會給他們公道?他們的家屬又是怎麼度日的呢?很沉重的議題,但也確實發生在我們生長的地方。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張瀛太的千手玫瑰

至於對於本書的小小批評,應該是作者野心太大,似乎北歐作家都有這個缺點(也是優點吧),我記得在看龍紋身女孩時也有類似的感覺。情節複雜到看前半本時會有些吃力,不過越讀到後面就越開闊,直到闔上本書就會很佩服作者的功力。所以還是一句老話,要有點耐心撐過前三分之一,才能讀到本書的精隨喔!

書簡介
(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遭到國家背叛比遭到他人背叛更難承受
埋藏近60年的委屈與辛酸,這份傷痛該如何平復?

每年冬天,百分之九十的知更鳥會往南移棲,只有少數冒著風險留下來。如果遇上溫和的冬天,這些選擇留下來的知更鳥就可以先選好理想的築巢地點。如果牠們賭錯了,就得在寒冬中賠上性命。這個風險成敗參半,就看牠們願不願意賭一把。

這年冬天,對於凶手和哈利來說,都是個必須放手一搏的困境。
不是活著達成目標,就是全盤皆輸……

為什麼一心拯救祖國的軍人,最後會被視為叛國者?
半世紀前,一個滿腔熱血的年輕人,因為愛國而自願效命疆場,
卻沒料到,那是個選錯邊就無法翻身的動盪年代。
他曾投注大量精力,貢獻他的所有,只想為國家付出一己之力,
當他發現自己的生命所剩無幾,累積了六十年的恨意終於潰堤,
是該向某些人討回公道了。
他要在生命結束前,為那場戰爭、為自己遭背叛的人生,執行最後的正義。

他是最優秀的警探,卻也是長官眼中的麻煩人物!
警探哈利.霍勒是個酒鬼,個性頑固,從不照章行事,
但他也直覺過人,總是對線索緊咬不放。
因為一樁官僚體制的鬧劇,他被明升暗降地派去執行無趣的監視勤務,
卻意外從一份毫不起眼的報告,追查到一樁跨國軍火走私案與一把神祕的步槍。
接二連三看似無關的命案,引導他一步步揭開一樁醞釀許久的復仇計畫,
他發現案情竟牽扯到半世紀前的戰爭,以及挪威史上最陰暗的過去,
而凶手的最後行刺的目標,竟是當今挪威國王!

當孤注一擲的凶手,遇上緊追不捨的哈利,誰才是最後的贏家?

《知更鳥的賭注》是一個規模宏大、野心勃勃的故事,以犯罪小說作為表現形式,具有強烈的主流文學和歷史小說特質。小說的場景從現代的奧斯陸到二戰其間的維也納和列寧格勒,時間則橫跨半個世紀。奈斯博用古今交錯的敘事手法,探討「背叛」這個主題,述說了一個令人心碎的愛情悲劇,以及一齣天衣無縫的犯罪戲碼。

作者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尤.奈斯博 Jo Nesbø

「北歐犯罪小說天王」尤.奈斯博是挪威史上最暢銷的作家,每一部作品都是挪威排行榜冠軍暢銷書。挪威圖書館借閱率排行榜,前二十名有五本是奈斯博的作品。他拿過所有北歐的犯罪小說大獎,包括玻璃鑰匙、挪威史上最佳犯罪小說、書店業者大獎等。以獲英國的「國際匕首獎」提名和美國的「愛倫坡獎」提名,作品被翻譯成四十種語言,作品在五十多個國家出版。全球銷量突破 500萬冊。

奈斯博曾是挪威知名的搖滾巨星,白天任職於金融業,利用晚上和週末時間演出。不久,他考上金融分析師的證照,被挪威最大的證券公司高薪挖走,工作和樂團越來越難以兼顧,瀕臨崩潰的奈斯博決定休半年長假,他帶著筆電,跳上飛機,前往地球最遙遠的彼端:澳洲,在那裡寫下日後讓自己聲名大噪的「哈利.霍勒警探」系列的第一集《蝙蝠人》。

奈斯博的讀者族群廣泛,涵蓋純文學讀者、冷硬推理/黑色小說讀者、以及通俗驚悚小說讀者。受到英美犯罪名家一致擁戴,麥可.康納利稱讚是「我最喜歡的驚悚作家」。評論家普遍認為奈斯博可與丹尼斯.勒翰、詹姆斯.艾洛伊、麥可.康納利、伊恩.藍欽、雷蒙.錢德勒等名家相提並論。稱他是「挪威犯罪書寫的畢卡索」,德國《明鏡日報》稱他是「斯堪地那維亞的奇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