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zu小評


我只花了大概兩個半小時就看完這本獲得義大利文學獎的書,不知道是我的閱讀口味和義大利人不一樣,我看不出來這本書可以獲得那麼多的肯定,甚至我還在想,這不過就是兩個怪咖明明契合到不行、但又因為一些堅持而錯過/無法在一起的故事,會有這麼高的文學價值嗎?剛剛看到酪梨壽司剛寫好的
11月讀書筆記才發現有了知音,大家可以去看看壽司的評語,還挺有趣的!

 

如果看過小川洋子的「博士熱愛的算式」,就會知道本書的作者太刻意要把內容和質數的本質相連在一起、反而造成反效果,如果真的要用一本兩百多頁的內容來跟讀者介紹質數、甚至是孿生質數是多麼的貼近卻又遙遠,好像有點本末倒置。如果作者也可以看到小川洋子的作品,應該會覺得汗顏吧!呵呵!不過或許是民情不同所造成的閱讀感受,我也不好再作評論。

 

p.s. 書封面的男子就是作者,是個超年輕的弟弟(1982年出生),還在攻讀物理博士,我想他應該是透徹了解質數後、發現它居然可以解釋感情,才決定寫下這本書的吧。不過就像壽司說的,他還年輕、所以還有很多機會讓內容更自然一點。


書中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哪樣比較孤獨?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誰也不愛;還是心裡愛著一個人,卻始終無法向愛靠近?」

  ☆義大利出版史上,最驚人的處女作暢銷紀錄。兩年銷售逾120萬本,上榜近100週
  ☆ 34國版權售出,暢銷全歐逾500萬本,在西班牙成為唯一超越《龍紋身的女孩》與《暮光之城》的小說
  ☆ 義大利最高文學獎「史特雷加文學獎」得獎作
  ☆ 於義大利掀起三十世代讀者的迷戀狂潮,書迷們甚至在城市各角落塗鴉書中佳句。

他們就像一對中間只隔一個數字的「孿生質數」,如此相似、如此接近,卻又永遠無法真正靠在一起......

兩個質數,代表兩個不幸的小孩、兩個孤獨的青少年、兩個脆弱的大人。

艾莉契討厭滑雪,卻在父親的逼迫下不得不去上滑雪課,因此遭逢了生命中最大的意外。
馬提亞有一個智能不足的雙胞胎妹妹,父母卻總是硬將他們綁在一起。當終於有同學願意邀請他們去參加生日餐會的那天,馬提亞做出了讓他一生懊悔的抉擇。  兩個人生曾經面臨缺憾的青少年,在另外一場生日會上相遇了......他們如此相像,卻又如此不同;如此接近,卻又難以真實碰觸,像兩個「孿生質數」,緊密卻又非獨自存在不可。他們,究竟會面對怎樣的未來?

這是個關於童年經驗、孤單與愛的動人故事。看完之後你會想問:當你愛上另一個人時,是否還能保有自己的完整性?為何越是相愛的人,卻越是無法彼此靠近?


作者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保羅.裘唐諾 Paolo Giordano

生於1982年,目前正在攻讀粒子物理學博士學位。2008年1月於義大利出版處女作《質數的孤獨》,兩年內售出逾34國版權,全歐暢銷逾500萬冊,贏得五座文學獎,包括義大利最重要的史特雷加文學獎,成為該獎項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主。得過該獎項的都是義大利重量級小說家,包括安伯托.艾可、《週期表》作者普利摩.李維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