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的名字.jpg  
★★★★☆ 作者:克里斯.克里夫 Chris Cleave

Chizu小評

很難想像一本300頁的小說,可以同時論及多個嚴肅主題,但又不給人沉重悲傷之感,但本書卻成功的將很容易流於灑狗血的控訴殖民主義、全球化對非洲國家人民迫害等情節,寫得溫和但恰好正中下懷;不時藉由奈及利亞16歲少女小蜜蜂口中淡然卻又睿智、略帶些嘲諷的言語來突顯殖民國(在這裡是指英國)無可救藥的傲慢和無理的歧視,或許只是一種虛張聲勢,背後其實是對於不了解或不想了解地區的恐懼、或是在全球化浪潮下富國人民捍衛自身優越的一種手段。

或許看到此,大家可能認為本書是本政治小說,但其實骨子裡談的是女性自覺小說,只不過主角是現實當中很難會有交集的英國職業婦女莎拉以及來自奈及利亞的少女小蜜蜂,因為各自的"逃離"(莎拉想逃離外遇和丈夫重修舊好、小蜜蜂要逃離軍隊的追捕)發生交會,因緣際會的纏繞,沒想到是悲傷故事的開始。隨著小蜜蜂兩年後找上莎拉,兩個女子不得不重新面對各自的處境,在互相扶持下,找回了自我,莎拉自喪夫以及外遇糾葛中正視自己的聲音,邁向她的新職涯,小蜜蜂向莎拉兒子吐露真實姓名,代表全然的信賴,也象徵她走出防衛、展現出無私的大愛,或許有人會認為結局不夠完滿,但總是要考量到現實,才不至於不切實際啊。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你敢不敢用一根手指,來交換陌生人的一條性命?
也許,你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善良」!

「妳為什麼沒有死?」這是莎拉面對眼前女孩的第一個反應。女孩沉默不語,莎拉卻從她清澈慧黠的雙眼裡,望見那片海灘,以及那個脆弱得無可救藥的自己。

兩年前,莎拉與丈夫安德魯遠赴異國海灘度假,希望藉此挽救瀕臨破碎的婚姻,沒想到卻意外捲入一場駭人至極的暴行中。為了解救人質,他們被要求截斷自己的手指。面對惡意的脅迫,兩人做出了全然不同的抉擇。從此以後,他們分據善惡的兩端,各自鎮守這段恐怖的記憶,莎拉無法自拔地墮落,安德魯則陷入了憂鬱的陰霾。

兩年過去了,安德魯的憂鬱害死了自己,他的葬禮將在兩小時之後舉行,而從當年的暴行中逃過一劫的女孩跋涉千里,恰在此時來到他們家。她為了躲避追蹤,小心掩藏身分,絕口不提自己的名字。莎拉從女孩那裡得知了「那件事」的真相,而在以後的日子裡,她將慢慢發現女孩的來意並不單純,更將赫然驚覺,這場奇異的重逢,會以前所未有的態勢,徹底撼動她們彼此的人生!

在人性的險灘,我們會選擇犧牲,還是自保?捨身相救值不值得?冷眼旁觀有沒有罪?一連串的人性考驗意外激盪出埋伏於內心深處的純真、失落、夢想與恐懼,正如同「不能說的名字」,如此真實存在,卻因為我們善於偽裝、慣於逃避,年深月久,遂成了不可告人的秘密……


作者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克里斯.克里夫 Chris Cleave

一九七三年生於倫敦,在喀麥隆與英國白金漢郡成長,並於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研讀心理學。後以記者為業,為英國《衛報》撰寫專欄。
克里夫在二○○五年出版小說處女作《燃燒彈》,即獲得極大好評,不但榮獲「毛姆文學獎」與「不列顛國協作家獎」提名,並被改編拍成電影。

雖然第一部小說便一鳴驚人,寫作重質不重量的克里夫卻直到三年後才推出第二本小說《不能說的名字》,靈感則來自在非洲度過的童年時光。特殊的敘事結構、出人意表的劇情,以及充滿尊重與同理心的人道關懷,也果然造成了更加轟動的閱讀熱潮!在英國一上市,週銷即超過五千冊,平裝版出書當月更創下六萬五千冊的優異成績,還有同行致電英國出版社,打聽他們究竟是如何造就出這部文學小說罕見的暢銷狀況!

《不能說的名字》遠渡重洋來到美國,甚至締造了更為驚人的紀錄,不但榮登美國年度小說暢銷排行榜前十名,更熱賣突破八十萬冊!而在叫座之餘,《不能說的名字》也備獲文壇和各大媒體的肯定,連續入圍「柯斯達小說獎」、「不列顛國協作家獎」、「都柏林文學獎」,以及入選《紐約時報》編輯選書、獨立書商協會當月選書、《歐普拉雜誌》年度十大選書、《芝加哥論壇報》年度最愛小說、《聖路易郵電報》年度五十大小說、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廣播節目「On Point」年度最佳書籍、哈德森網路書店年度十大選書、美國亞馬遜書店當月最佳書籍和博客來書店二○一○年三月外文館選書,此外還將被改編搬上大銀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