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  

★★★☆

Chizu小評

尤.奈斯博的哈利警探系列在台灣應該算赫赫有名,但由於譯成繁體中文版的時間不是依據作者出書的順序,反而是先從系列三《知更鳥的賭注》、四《復仇女神的懲罰》、五《魔鬼的法則》來先贏得好口碑,之後系列六到十也不一定按照順序出版,常常會有些時空錯亂的感覺,但如果已經是哈利警探迷,也不需要太計較,因為反正就是要有看完整個系列的準備。 

當這本哈利警探初登場的系列一出版時,毫不猶豫的就買了。但不得不說真的是有些失望,場景設在澳洲,也是作者辭掉金融業工作後第一個專心寫作的地點,寫的是一個挪威女子在澳洲被殺害,年輕的哈利被派往澳洲調查,結果竟是一個連續殺人案,書中很努力地將澳洲原住民、神話等在地的元素納入,顯現出作者作品當中一直有的社會觀察和關懷,不過就是有些不夠緊湊、騷不到癢處之感,有些可惜,難怪本書會這麼晚才出中文版。 

如果你還不是哈利迷,建議看系列三到七,其他系列就是哈利迷才比較推薦。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哈利.霍勒警探一鳴驚人登場作


《蝙蝠》為哈利.霍勒的書迷填補了初期的空白,讓大家知道他的靈魂是如何受盡摧殘。……無論是死忠讀者,或是第一次接觸的人,《蝙蝠》肯定都能藉由這名酗酒警探的故事,牢牢捕獲你的注意力。――英國《約克郡晚郵報》

一名23歲的挪威女性在雪梨遭人強暴後勒死,她在故鄉是個小有名氣的明星,因此引起了挪威與澳洲媒體的注意。奧斯陸警探哈利.霍勒被上司派至當地,擔任這樁謀殺案調查行動的觀察員。32歲的哈利是警局裡的頭痛人物,他因為喝醉酒,在一場追捕嫌犯的過程中發生車禍,意外導致同僚死亡,也害一名無辜少年重傷。

他一來到雪梨警局,就被長官下令要他袖手旁觀即可,然而哈利不願置身事外,和他的搭檔――原住民警員安德魯結為好友、一同調查,他們發現死者的毒販男友、有暴露前科的房東,甚至是糾纏她的酒吧老闆都有若干嫌疑。此時種種線索又指向一名變裝小丑奧圖,他是安德魯的朋友,也認識死者,甚至有可能是個專挑金髮女子下手的連續殺人犯。

就在他們準備在奧圖表演的劇院逮捕他時,那裡卻上演了一場殘忍的死亡戲碼,一名穿著蝙蝠戲服、身分不明的人,從犯罪現場逃逸,也改變了他們的偵查方向……

《蝙蝠》是哈利.霍勒一鳴驚人登場作,甫出版即獲得挪威犯罪文學「瑞佛頓大獎」,以及北歐犯罪文壇最高榮譽「玻璃鑰匙獎」。讀者在本書中可以看到較年輕、沒那麼陰鬱憤世、陷入熱戀中的哈利,看到更多他的家庭背景介紹、過去的生活細節和內心世界,也看到改變他人生與價值觀的某些關鍵事件。作者巧妙將澳洲原住民豐富的神話傳統融入情節發展中,穿越雪梨豔陽高照的觀光勝地表象,進入一個不為人知的深層世界:地位低落的原住民、賣淫和毒品交易猖獗,扭曲的人性有如一場場馬戲團怪胎秀,在此黑暗之城上演。 

作者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尤.奈斯博 Jo Nesbo
「北歐犯罪小說天王」尤.奈斯博是挪威史上最暢銷的作家,每一部作品都是挪威排行榜冠軍暢銷書。挪威圖書館借閱率排行榜,前20名有5本是奈斯博的作品。他拿過所有北歐的犯罪小說大獎,包括玻璃鑰匙獎、挪威史上最佳犯罪小說、書店業者大獎等,還獲得英國的「國際匕首獎」和美國的「愛倫坡獎」提名,作品被翻譯成5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突破兩千六百萬冊。

奈斯博曾是挪威知名的搖滾巨星,白天任職於金融業,利用晚上和週末時間演出。不久之後,他考上金融分析師的證照,被挪威最大的證券公司高薪挖走,然而工作和樂團越來越難以兼顧,瀕臨崩潰的奈斯博決定休半年長假,他帶著筆電,跳上飛機,前往地球最遙遠的彼端:澳洲,在那裡寫下日後讓自己聲名大噪的「哈利.霍勒警探」系列的第一集《蝙蝠》。

奈斯博的讀者族群廣泛,涵蓋純文學讀者、冷硬推理、黑色小說讀者,以及通俗驚悚小說讀者。此外還受到英美犯罪小說名家一致擁戴,麥可.康納利稱讚他是「我最喜歡的驚悚作家」。評論家普遍認為奈斯博可與丹尼斯.勒翰、詹姆士.艾洛伊、麥可.康納利、伊恩.藍欽、雷蒙.錢德勒等名家相提並論,稱他是「挪威犯罪書寫的畢卡索」;德國《明鏡日報》則稱他是「斯堪地那維亞的奇蹟」。

哈利警探系列——
1. 《蝙蝠》

2. 《蟑螂》(暫名,預計2016出版)

3. 《知更鳥的賭注》(2011.05,已出版)

4. 《復仇女神的懲罰》(2011.08,已出版)

5. 《魔鬼的法則》(2011.11,已出版)

6. 《救贖者》(2014.07,已出版)

7. 《雪人》(2012.01,已出版)

8. 《獵豹》(2013.07,已出版)

9. 《幽靈》(2015.04,已出版)

10.《警察》(2015.07,已出版)


獨立作——
《獵頭遊戲》(2013.09,已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