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德布西  

★★★★☆

Chizu小評

讀了贖罪奏鳴曲以及追憶夜想曲之後,便燃起想要讀完中山七里所有中文譯作的決心,於是先從以鋼琴家岬洋介為主角的三部音樂推理小說《再見,德布西》、《晚安,拉赫曼尼諾夫》、《永遠的蕭邦》開始,這次則是從系列一、也是最有名氣的《再見,德布西》下手。

讀畢後一直在回想,2014年怎麼會錯過這麼精彩的作品,很少有看到一部可以集音樂、推理、運動家精神於一役的書,但本書做到了;讀者一定會對香月遙的復健之路印象深刻,能想像一個受到嚴重燒燙傷的15歲少女,在爺爺以及媽媽相繼過世、且自己生命在度遭受威脅的情況下,還可以在幾個月後代表學校參加鋼琴大賽而獲勝,這是何種力量才能達成的,原來是音樂的力量和永不放棄的運動家精神啊

藉由鋼琴家岬洋介的協助,香月遙更加勇敢的詮釋蕭邦和德布西的名曲,作者用文字描寫鋼琴曲的功力也相當生動,特別是在youtube聆聽德布西《月光》後,會發現連文字都很有畫面,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可以邊聽邊看文字,會有不同感受;至於如果本來就是古典音樂愛好者的朋友,據說本書在日本也受到專業音樂家的推崇呢!

至於本書的推理味確實沒那麼濃,但還是本推理小說,而且承襲著作者總是兇手翻轉至少2次以上的節奏進行,看多本了,一定會習慣最後一刻並反轉的步調,整體而言推理過程合理,因此算是本成功的音樂推理小說。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2009 《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受賞作
結合推理、犯罪與古典樂的超人氣名作

為了露西亞,為了自己,
我一定要用這個被火紋身的身體彈出完美的旋律!

加油吧!不可以輸給不幸,不可以輸給世上的惡意。大部分的事情,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一定能夠戰勝的。不,就算是無法獲勝,也絕對不會輸。只有放棄對抗的時候才會輸,也就是輸給了想要放棄對抗的自己。

生長於富裕家庭的十五歲少女香月遙,與因南亞大海嘯而下落不明的表姊妹片桐露西亞情同姊妹,兩人同樣熱愛鋼琴,也同樣的努力想成為鋼琴家。某個夜晚,一場突然的無情大火,露西亞與祖父葬身火海,小遙雖然全身遭受到嚴重的灼傷,但卻奇蹟般地生還,並接受了全身皮膚移植與整形手術,幾乎完整的恢復小遙的模樣。她念念不忘兩人共同的約定,決心朝著成為鋼琴家的目標繼續前進,一面忍受著嚴苛痛苦的復健,一面為表姊妹努力練習鋼琴。然而祖父所留下來高達十二億日圓的遺產,似乎默默的掀起了一些暗藏在眾人心中的波瀾……

在新生代鋼琴家岬洋介的指導下,身體還飽受皮膚移植手術後遺症影響的她重新開始了她的鋼琴課程,在經過一番不懈的努力,並在學校有意製造話題的情形下,得以代表學校參加一項重要的鋼琴大賽。同時,她和家人卻發生了一連串的意外,讓她感到極度的不安。在這個時候,帥氣的新生代天才鋼琴家岬洋介為了讓她安心,竟承諾要幫她找出兇手以及一切的原因,只為了要她專心練琴。

究竟兇手究竟是誰呢?目的又是什麼?自告奮勇要找出這一切原因的岬洋介又會發現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本書特色(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書中登場的曲目如下:
1.
蕭邦──Polonaise in A-flat major, Op. 53》:作品53號,降A大調波蘭舞曲,又名《英雄波蘭舞曲》。(香月遙)
2.
布爾格繆勒──練習曲《阿拉貝斯克》(香月遙)
3.
《李斯特 超技練習曲第四號 馬采巴》(岬洋介)
4.
克萊門蒂──練習曲
5.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作曲──《大黃蜂的飛行》(香月遙)
6.
蕭邦──Opus 10, 12首練習曲No. 1:練習曲C大調(香月遙) (岬洋介)
7.
《德布西──鋼琴名曲集》之《前奏曲集第一集》和《貝加馬斯克組曲》
8.
德布西──《月光》(香月遙)
9.
德布西──《亞麻色頭髮的少女》
10.
德布西──《阿拉貝斯克第一號》(香月遙)
11.
《第三號交響曲──英雄》
12.
蕭邦──Opus 10, 12首練習曲No. 2:練習曲A小調"半音"(香月遙)
13.
蕭邦──Opus 10, 12首練習曲No. 4:練習曲C小調(香月遙)
14.
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
15.
莫札特──《第十三號小夜曲》
16.
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岬洋介)
17.
蕭邦──《小狗圓舞曲》跟《離別曲》
18.
蕭邦──Opus 10, 12首練習曲No. 5:練習曲G大調"黑鍵"
19.
蕭邦──Opus 10, 12首練習曲No. 12:練習曲C小調"革命"
20.
蕭邦──Opus 10, 12首練習曲No. 3:練習曲E大調"離別"
21.
李斯特──《帕格尼尼大練習曲第三號──康帕內拉》 

作者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中山七里

因為電影開始寫作,角逐江戶川亂步獎的學生作家
一九六一年生,在吳服屋(販賣絲綢的店家)長大。國中時因為看了電影〈犬神家一族〉,開始閱讀橫溝正史與江戶川亂步的著作,並把所有已知得過江戶川亂步獎的小說全部讀完。從高中開始便不斷嘗試創作,大學時代完成一部以東大安田講堂事件為主題的小說《謝罪》角逐江戶川亂步獎,並通過初選,之後便不斷以各個小說新人獎為目標寫作,但畢業開始工作後便停止了寫作。

停筆二十年,因小說家而寫小說
二零零六年,當他調任大阪時,有一次參加了島田莊司為小說《幽浮大道》所舉辦的見面會,第一次親眼見到小說家本人,突然覺得「如果現在不寫小說的話,就一輩子不會寫了!」便到難波的電器行買了一台筆記型電腦,重新開始中斷二十年的小說寫作。寫出的第一部作品《魔女復甦》,去報名「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獎,可惜在最終決選時落敗。甦醒

四十八歲雙料入選,華麗出道的中山七里
三年後,終於以《再見,德布西》獲得「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獎首獎。四十八歲的他總算正式以小說家的身分出道,特別的是,同年他還有另一部作品進入決選,是史上第一次作者同時有兩部作品進入決選的創舉,增添了不少話題性。至於中山七里這個筆名,則是以他的老家岐阜縣下呂市的某條溪谷而定名,有趣的是,知名歌手喬幸夫(代表作:一枝小雨傘),也曾演唱過以中山七里為名的歌曲。  

把電影當作一生的大學,一日兩部片狂人
興趣是電影欣賞,國中一年級時戲院正好在播放〈大白鯊〉,從此便愛上了電影,每到星期六上完課後一定要去看電影。到了大學,即使犧牲睡眠時間,一天也必看兩部電影以上。上班後只要遇上工作調動時,搬家時的首要考量絕對是電影院附近的房子。現在寫作的工作室也配備了全套的視聽設備,電影跟新的興趣花式溜冰的影片加起來已經有好幾千部了,但他對影評或是電影製作沒什麼興趣,認為電影就是自己的「學校」,學校沒教的東西全都可以從電影之中學得。

最著名的作品為以鋼琴家岬洋介為主角的音樂推理小說,也是「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獎首獎作品《再見,德布西》,此系列還有《晚安,拉赫曼尼諾夫》、《永遠的蕭邦》以及《再見,德布西前奏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