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殺人鬼青蛙男  

★★★★☆

Chizu小評

如果你是因為再見德布西而喜歡上作者中山七里的作品的話,看本書會有些不適應、但也會有些熟悉感,我相信作者應該是某種古典音樂控,不管任何類型的作品,都會巧妙的納入音樂的元素,而本書是音樂治療精神疾病。 

但本書畢竟不是音樂推理系列,應該屬於獵奇推理,書中4位死者的死狀都極其慘不忍睹(如果拍成電影,絕對是限制級),而被媒體暱稱為青蛙男的兇手,完全把人命當兒戲,還造成社會恐慌、警民對峙,到底青蛙男的身份為何?是之前有殺人前科、而被刑法第39條保護而不罰的精神疾病患者,還是另有其人?讀過作者任何一本書的,都會知道兇手人選是會翻轉的,當然這次也不例外,但我自己認為本書的翻轉非常有水準,完全不輸再見德布西,難怪當年作者會以本書和再見德布西一起成為第八屆『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的候選作品,真的是實至名歸。 

本書想要直接衝撞日本刑法第39- 心神喪失(因精神障礙而喪失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者不罰的合適性,到底一個殺人的青少年,如果被鑑定為有精神障礙,是否可以不罰,而這些人經過治療,改名換姓進入社會後,真的不會再犯嗎?政府有必要保護這些人的人權、來犧牲大眾的權益嗎?很嚴肅的話題吧!但作者用非常慘絕人寰的命案來提醒大家重視,是否大家用放大鏡來檢視精神喪失患者?或是根本上的歧視這些人?還有這些患者可能會遭到有心人士的利用,都有著墨,非常值得一看。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今天,我抓到了一隻青蛙喔。
我把牠放進盒子裡一直玩一直玩,
然後就玩膩了。後來想到,
乾脆把牠弄成布袋蟲的樣子吧。
就在牠的嘴巴裝上鉤子,吊在高高的地方吧。

上顎被勾子勾住,懸掛於大廈十三樓的一具全裸女屍。旁邊留著一張筆跡如小孩般稚拙的犯罪聲明。這是殺人鬼「青蛙男」讓市民陷入恐怖與混亂漩渦中的第一起凶殺案。

就在警察的搜查工作遲遲無進展時,接二連三的獵奇命案發生,造成整個飯能市陷入一片恐慌絕望,進而引起暴動……。搜查本部一邊參考精神醫學界權威的意見,一邊雄心壯志地展開調查,然而,「青蛙男」好似故意嘲笑警察地一再犯下無秩序的慘絕人寰惡行。

把人命當兒戲的青蛙男到底是誰?他的目的是什麼?
滿腔熱血的菜鳥縣警古手川有辦法將他繩之以法嗎?!
繩之以法,然後呢?
令人戰慄而不忍卒讀的真相!

乍看本書,會以為是典型的精神系懸疑小說吧!
但是,評審委員茶木則雄認定本書作者的企圖絕不止於此:
「一再翻轉的情節大逆轉也好,隱藏於殘虐事件中的深遠主題性也好,富可讀性的劇情鋪陳也好,品質之優,皆足以與海外優秀的精神驚悚作品相抗衡。」

作者中山七里,右手優雅彈奏著勵志療癒的鋼琴曲,左手卻猛然一推,讓讀者反應不及而墜入戰慄的深淵。

作者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中山七里

1961年出生於岐阜縣。日本人氣推理作家。


以《さよならドビュッシー》(再見,德布西)榮獲2009 年第八屆「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獎。作者另一本《連續殺人鬼青蛙男》也於同年度參賽,兩部作品風格迥異,卻有著同等級的精采程度,中山七里因此成為史上首位同時有兩部作品入圍該獎項的作家,足以證明他深厚的寫作實力!

作者自述:「在寫《連續殺人鬼青蛙男》時,我自己設定了幾個要超越的門檻:一口氣讀完、情節大逆轉、最後一行必定讓人吃驚。」(摘自《推理小說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