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南柱(조남주 出版日期:201853

★★★★☆

Chizu小評82年生的金智英(電子書)

在母親節前夕出版此書,目的很明顯,即使作者描述的是1982年生的韓國女性金智英,我相信如果你是30-40歲的台灣女性,應該會心有戚戚焉,甚至感到真實地可怕,金智英幾乎成為這個世代女性的寫照:原來不分國籍,父系社會中女性所面對的家庭、生活、求學、職場、婚姻,竟是如此的相像,而書中的金智英也非得靠著變成別人、來為自己發聲。

作者也很殘忍,我所期盼的金智英可以痊癒,似乎不可能的機會大,但就算痊癒,社會對於女性根本的有形/無形壓力,會因此減少嗎?或許也因為作者不確定,才給讀者很大的想像空間,畢竟本書沒有要走控訴風,只是希望藉由本書可以讓眾多困在不同環節的女性們,找到一個出口,知道其實並不寂寞,也可得到一些安慰。

本書僅有216,非常輕薄,開頭有點驚悚,因為1982年生的金智英有一天突然神情、舉止、說話的口氣變成自己的媽媽,有時也會變成自己的學姊,她的丈夫覺得不對勁,帶她去接受心理諮商,才娓娓道出她的人生真實故事,也因太像直播、紀錄片,更有些膽戰心驚,文字平實卻有殺傷力,原來社會對女性的偏見和不公體現在各階段,如果你是女性,可以到書店翻翻,相信會很有感覺;如果你是男性且想要更了解女性,這本書也是很好的入門,當你遇到女朋友或老婆有時會發無名火時,就會更體諒些!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你們可以對一切都覺得理所當然,我卻再也沒辦法繼續忍氣吞聲。
可是我只有變成別人,才能為自己說話。
我是金智英,1982年生。

金智英,198241日生於首爾。
她有著那世代女生的菜市場名,生長於平凡的公務員家庭,大學就讀人文科系,畢業後好不容易找到還算安穩的工作,31歲和大學學長結婚,婚後三年兩人有了女兒。
接著,在眾人「理所當然」的期待下,她辭掉工作當起平凡的家庭主婦……

某天,金智英的講話和行動變得異常起來,與丈夫講話時,用的是自己母親的口吻,或者化身成已經過世的學姊,脫口而出驚人之語;到釜山婆家過節時,又有如自己母親上身般,以「親家母」的身分向婆婆吐露內心的不滿。

最後丈夫決定帶她接受心理諮商,就在與醫師的對話中,她慢慢揭露出自己的人生故事……
     
弟弟的一切東西都無比珍貴,不是哪個阿貓阿狗都可以觸碰的,偷吃弟弟奶粉還會被重男輕女的奶奶打

高中時遭到補習班男同學跟蹤,反而被父親責罵,認為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著要保守、行為要檢點,危險的時間、危險的人要自己懂得避免,否則問題出在不懂得避免的人身上

求職時被問過:遇到客戶性騷擾會做何反應;經常遭受面試官對她的外貌批評,甚至經歷不必要的肢體接觸

因為年紀最小又是女生,每天得負責幫其他同事泡咖啡,並忍受應酬灌酒

公司會優先提拔男性,而且他們薪水還比較高,但是難伺候的客戶卻會交給女職員,因為覺得「沒有必要把比較有可能長期留在公司服務的男同事逼太緊,叫他們做苦差事」

結婚後沒多久親戚長輩就開始關切何時生孩子,還一口斷定是她身體有問題才懷不上

生了小孩卻不得不辭職在家帶小孩,而且丈夫不能理解自己生兒育女會有的損失,認為他也會幫忙家事也會負責撫養就好

好不容易稍微脫離筋疲力竭的育兒生活,在外面喝咖啡喘口氣,卻聽到別人說:「命真好,我也好想用先生賺來的錢買咖啡喝、整天到處去閒晃……

我是金智英,1982年生,
這是我的故事,或許也是妳們的真實人生……

這本書宛如人生現場直播,述說女性在社會中所感受到的一連串恐懼、疲憊、錯愕、驚嚇、混亂與挫折。透過女主角金智英的人生具體探討了社會對於女性的不公與偏見體現在哪裡?這些看不到的性別歧視如何制約和壓抑女性的人生?女性在家庭、職場、婚姻中到底犧牲了什麼?

全文以金智英的記憶為敘述主軸,偶爾引用了統計資料、文獻報導來支持那些記憶,意圖將她的人生刻畫得更為寫實、普遍,就是在這樣平凡有如紀錄片的人生中,蘊藏著令人心驚的現實批判。從小說主人公名字開始,到其經歷的人生故事,在她身上仿佛每個人都能看見自己的影子,讀來感同身受,也令人心痛。

【作者的話】
因為身為女性而受到各種限制與差別待遇,導致沒有辦法獲得付出後應有的成就,
甚至認為那是因為自己無能而深感自責的女性,希望她們在閱讀完這本書以後,可以獲得一些安慰。
 

得獎紀錄
韓國2017年書店評選文學小說類年度最佳書籍
新書暢銷榜Top1,實體、網路書店小說類Top1
韓國2017上半年最賣座小說,上市至今累積銷量破60萬冊
阿拉丁書店暢銷冠軍,連續 23 週前十名
韓國最大網路書店Yes24 總榜第二名,並獲頒年度作家大獎

作者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趙南柱(조남주
1978年出生於首爾,梨花女子大學社會學系畢業。擔任「PD手冊」、「不滿ZERO」、「Live今日早晨」等時事教養節目編劇十餘年,對社會現象及問題具敏銳度,見解透徹,擅長以寫實又能引起廣泛共鳴的故事手法,呈現庶民日常中的真實悲劇。

2011年以長篇小說《傾聽》獲得「文學村小說獎」;2016年則以長篇小說《為了高馬那智》獲得「黃山伐青年文學獎」;2017年以《82年生的金智英》榮獲「今日作家獎」。

本書是作者目擊在2014年底發生的「媽蟲」事件後,感受到社會對女性、特別是有小孩的女性的暴力視線,她在受到衝擊之下動筆寫成這本小說。媽蟲是結合英文「mom」和「蟲」的韓文新造單字,用於貶低無法管教在公共場合大聲喧鬧幼童的年輕母親。這個新興名詞雖然用於指稱部分管教無方的媽媽,但不分青紅皂白使用在大部分母親身上,卻造成了普遍的恐懼和傷痛。

作者寫作當時是家庭主婦,女兒正就讀幼稚園。她對於網路上只憑一面之詞就貶低母親的態度感到疑慮,於是開始探究現代韓國女性的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