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作者:郭晶  出版日期:2020331

★★★★☆

 

Chizu小評武漢封城日記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席捲全球的情勢下,多數人的心情應該都很忐忑不安,甚至是恐懼,因為人天生不喜歡不確定以及那種無法操之在己的感覺,除了儘量不要出門、出外務必保持社交距離之外,閱讀本書武漢封城日記就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武漢是第一個面對封城的。

 

作者從123日開始無預警封城、後期還經歷嚴格的小區管理,寫到31日,近40天親身經歷寫成的日記,很真實,不是專業作家,而是社工、女權主義者的作者,試圖用素人的語言讓讀者看見封城下的武漢,沒有外界謠傳的恐怖,卻更凸顯在疫情底下人民面對現況的很多面向,包括恐病、囤積民生和防疫用品尋求安全感、無能為力、不安。

 

而有社工魂的作者,在還沒嚴格小區管理之前,幾乎每天還是強迫自己到附近走走,訪談關懷仍努力工作的清潔隊員們,讓我體會到疫情底下弱勢族群更是政府應該擴大關注的對象;而家庭和情侶之間的暴力問題也明顯提升,這些都可做為政府在設計刺激援助方案很重要的依據。

 

除此之外,本書的出版更凸顯一種意義,就是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不需要覺得孤單,面對這麼大的危機,所有好與不好的情緒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接受了,往前看,做些可以做的,做些自己喜歡做的,把自己和身邊的人照顧好,就夠了!

 

或許無法隨心所欲地想去哪就去哪、想出國就出國,但換個方式和自己相處、和身邊的人相處,或許會發現很多不曾有的樂趣,就像作者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和一群朋友線上聊天,就不同的主題分享看法,也是很不錯的。如果清明年假有時間的朋友,可以找本書來看看,電子書在koboreadmoo和博客來都有販售喔!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一座大城市,就這樣突然靜了下來。

它什麼時候再醒過來呢?

城市,被封鎖了。人的聲音,不見了。

 

微博首發191萬閱讀次,轉發近5千次,7百餘則留言,1萬多人按讚。

英國《BBC新聞》精選轉載。

美國《紐約客》雜誌、《每日星報》、法國《法新社》、韓國《首爾報社》、阿根廷《號角報》報導。

 

2020123日,星期四,號稱「九省通衢」的武漢市由於要防止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擴散,宣布所有公共運輸停止運行,隨後湖北省黃岡、鄂州、仙桃、赤壁等城市也跟進,開始了史無前例的「封城」防疫戰,消息一出,舉世譁然。

 

郭晶是位社工,她以社會工作者獨特的眼光,在封城後有意識地持續書寫、思考、細膩的記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寫出了城裡人們的恐慌、懼怕、焦慮和堅強,情感深刻、動人且入微。

 

即便孤身在封鎖之中,郭晶仍想盡一己之力做點什麼。她盡力關懷城市停止運作時仍需要工作的清潔工、努力發出自己的聲音、記錄周遭的變化。人被隔離的特殊心理變化,以及在此情況下人與人之間連結的重要性與溫暖,是如此真實且讓人憂傷。

 

城到底要封閉多久?沒人知道。疫情到底擴散得多嚴重?沒人知道。

 

網路流傳的各種聳動影片,是真的嗎?沒人能肯定。

 

在即時新聞與資訊傳遞如洪水般每秒不斷沖刷人們認知的現在,我們竟無法確知在一座封閉的城市裡,人們到底過著什麼樣的生活。而在疫情不分國界、距離,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時,郭晶發出的微小聲音因此彌足珍貴,她說:

 

有人說疫情過去,人們就很快會忘記,但遺忘沒有那麼容易。

 

我們可能無法記得所有人,但我們大部分人都無法忘記這段時間。

 

我們還會帶著這段日子的記憶生活下去。

 

大家擔心的遺忘究竟是什麼?

 

是我們的社會不能因為這場疫情而有所改善,是下次發生類似的災難的時候依然沒有完備的防控體系,擔心依舊會有人要做無謂的犧牲。

 

 

作者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郭晶

  

女權主義者、社工、「074法律諮詢熱線」發起人之一。原先住在廣州,201911月搬到武漢市。2020123日武漢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而封城,她自封城開始天天寫日記,紀錄在城裡的生活點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