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活著是余華1994年的舊作,我居然在10幾年以後才讀到,delay好久,但也証明好作品是越沉越香

第一次看余華的作品是始於2006年的兄弟,上下冊還隔了幾個月才出版,

雖然下冊荒繆過頭的敘述讓我啼笑皆非,但光看上冊,的確是滿佩服余華寫經歷文革時期小人物的功力,

直到我看完活著,我才知道他10幾年前功力就已經那麼純熟,難怪評論家對兄弟是毀譽參半,認為余華沒有進步,

如果我先看活著、在看兄弟,或許我也會有這種感覺.............

活著是本可以一語帶過的書,寫的是主人翁福貴的一生,從旁人看來,也是個充滿苦難的一生,

但從福貴娓娓道來自己的一生,就變成充滿歡樂和幸福的一生,儘管別人看起來不是.........

就如同余華在活著特別版推出時所寫的:

寫作和人生其實一模一樣,我們都是這個世界上的迷路者,我們都是按照自己認定的道路尋找方向,也許我們是對的,也許我們錯了,或者有時候對了,有時候錯了。
 
在中國人所說的蓋棺論定之前,在古羅馬人所說的出生之前和死去之前,我們誰也不知道在前面的時間?等待我們的是什麼?
 

福貴經歷了多於常人的苦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都沒有;

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還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孫,

還有那頭也叫福貴的老牛,還有曾經一起生活過的朋友們,還有生活的點點滴滴……

我在閱讀別人的作品時,有時候會影響自己的人生態度;

而我自己寫下的作品,有時候也同樣會影響自己的人生態度。《活著》?的福貴就讓我相信: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

內容簡介
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魔幻之筆,創造出一個光怪陸離的布恩迪亞家族,籠罩在南美的殖民地氛圍下,家族六代因權力與情欲的輪迴上演興衰起落,其中偏執而鮮明的人物,促成一幕幕驚奇的情節發展,更添全書的戲劇性。此部作品讓虛構的馬康多鎮栩栩如畫,出版至今銷售超過五百萬冊,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前就擄獲得無數普羅大眾的心,更影響著全球各地創作者的文學視野,是魔幻寫實文學的經典作品。

Chizu小心得:
魔幻寫實的手法在現在或許不是那麼令人驚豔,因為國內的讀者更熟析"魔戒"和"哈利波特",但若將心態調整到1973年,或許會有不同感受;加上馬奎斯藉由百年家族的興衰,暗喻拉丁美洲的那時的困境(甚至到現在都還適用,拉美強人崛起常帶來希望,但隨著時間經過,政權日易腐化,若強人一走,拉美又頓時失去方向,以往繁華消逝,彷彿不曾存在過),又對這本書更加佩服起來.....

Google有篇評論寫得很棒,可以讀讀:
http://blog.xuite.net/sinner66/blog/4650155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zu 的頭像
chizu

Chizu's Secret Garden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