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會注意到宮部美幸,是因為樂園的出版,文案中寫著: 

《模仿犯》記者前(火田)滋子,沉寂九年之後,再度出手揭開人性封印! 

日本國民作家宮部美幸出道二十周年回歸自我的溫柔鉅獻! 

日本國民作家的書,好像應該找來看看吧! 

就是這樣的心情我預購了樂園......
 

雖然很多評論都說看樂園前不必先看模仿犯,樂園是個獨立的故事, 

湊巧(我覺得是宮部刻意)都是前(火田)滋子所要追查的事件罷了, 

但我還是買了模仿犯,或許大家都說是經典(酪梨壽司更是看了12本宮部的書後將其排到No.1推薦),讓我躍躍欲試,想知道宮部文字的魅力......所以我還真的乖乖的先看完140萬字的模仿犯、再看樂園,幾乎是熬夜3個晚上才看完,過程中真的會感到些許恐怖(可能是我膽小),但我心滿意足,宮部對社會庶民的細膩描寫,將日本真實社會的眾生相娓娓道出,也許有人會說為何要把每個人物的背景、不分輕重的寫出來,推理小說應該是精簡的,強調解密、犯罪心態或犯罪手法的描寫就好,不需要花幾十、甚或百萬字堆砌,但我只能說,那是閱讀心態的問題,本來宮部的小說一項被歸為社會推理派,推理的過程常常是個糖衣包裝,重點是他想讓讀者更了解社會現實面或是溫暖面,如果在看書之前都了解作者的風格,那就不會採到地雷了,也絕對不會後悔買了2大本的厚書的,反而是讀完之後,更加佩服宮部的功力,我想我近期內應該不會在看套書了(尤其是內容如果還是帶點恐怖的犯罪情節、血淋淋的心理分析的話),因為這種看書欲罷不能、又有點怕怕且又不自覺的一頁頁翻下去的的感受真的是矛盾又充實,有點傷元氣,不過我還是很開心看完這兩本鉅作;模仿犯寫的是不需要理由的惡、樂園是探討家庭成員誰該得到幸福、怎麼能得到救贖的溫暖小品(雖然也有上下冊,但相對模仿犯而言真的是小品),我私心認為前(火田)滋子在樂園中的心裡轉折,某種程度上是反應宮部這幾年的心境,藉由樂園的完成,他彷彿也獲得某種救贖(他過去幾年較常寫江戶小說、比較少寫像模仿犯、理由、火車等的現代推理小說)。

 

因為心得常常會帶有雷文,尤其對這種推理小說爆雷更是大忌,所以我不打算寫太多….. 


最近也剛看完日劇女王的教室,記得在特別篇當中,天海祐希的孩子因為父母親常在吵架而開始認為自己是不該出生的(因自己會讓爸媽吵架、如果自己不在爸媽會很好吧),最後壓力太大還導致手和顏面失調、最後還意外落水而死,也間接讓天海祐希漸漸變成小學生眼中的恐怖女老師;樂園當中也提到不少家庭問題,其中一個是姊姊常覺得父母只喜歡妹妹,於是常不在家尋求同儕的慰藉,正好當時正值日本
1980年代泡沫經濟時代,姊姊的價值觀扭曲,即使看到男友強暴一女孩都感到無所謂,甚至還幫忙殺害,母親不得不殺了姐姐,想著「他是我生下來的,如果都已經成為社會敗類的話,應該由我親手殺了才能對社會交代」,父母到底在管教孩子的過程當中,如果又不能強把父母的好惡加諸在小孩身上的話(這個常在中國的父母身上發現),應該怎樣才算適當,小孩才可以在價值已扭曲的社會生存得好呢?我以前好像也曾經想過,如果我有小孩,小孩行為如果有偏差,我該怎麼辦的問題,樂園文中點出很多家庭困境,或許可以做為借鏡和思考。

 

p.s.模仿犯太經典了,只有親自去看才會體會到宮部的魅力,明明看完上冊就知道兇手是誰,但還是忍不住繼續看下去,看到最後才會知道模仿犯這書名取的真好,建議農曆春節9天連假沒有特別規劃的可以找模仿犯來看看,挑戰自己閱讀百萬字經典的能耐,我想只要抱著這不是一般推理、而是社會小說的話,一定能體會為何模仿犯會是很多人心目中宮部小說的NO.1

模仿犯簡介

一隻女性的右手腕被發現在公園的垃圾箱裡,那是兇手嚐過「獵殺人們」的快感後,所發出的挑戰宣言……
一輛燃燒的汽車墜落谷底。從死於車禍的男人房間起出無數的「殺人紀錄」,操縱整個案情的兇手,正呼之欲出……

百萬字超長篇劇場型犯罪小說
日本國民作家宮部美幸巔峰之作
四十三個角色,一千四百頁篇幅
五年寫作心血,在日一百三十萬冊銷售紀錄



樂園簡介
歷經慘絕人寰、震驚社會的「模仿犯」事件之後,長達九年的時間裡,記者前?滋子一直活在無止境的的衝擊和陰影之中,無法面對自己,和工作。某日,一名剛遭受喪子之痛的母親萩谷敏子帶著獨子阿等生前所繪的遺作現身眼前,再度燃起她想追求真相的欲望!

失蹤的少女為何陳屍在自家的地板之下?
因特殊能力而屢受老師和同學排擠欺凌的少年,為何慘遭事故?
從某幢神秘住家二樓丟下來的紙條,隱藏著何種秘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