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大衛‧K‧謝普勒(David K. Shipler)  出版日期:201689

★★★★☆

Chizu小評窮忙

因讀做工的人很有感觸,於是決定先看普立茲獎得主大衛K謝普勒所寫的窮忙,如果說做工的人是家常小菜,本書可算得上是滿漢全席,閱讀過程所經歷的沉重感和厚實感、遠遠超過做工的人

不愧是作者花了數年時光,採訪十多個家庭的成果,內容不僅深度探討窮忙族的成因和迴圈循環,甚至還將社會福利、社福機構、律師、醫療機構、教育等全納入探討貧窮者的困境,當然文字不只有針砭、還有從各種不同的案例中帶給讀者一絲絲的希望,作者在後記寫道:自從本書問世以來,書中某些人踏上了比較幸福的方向,某些人則經歷了希望與幻滅,還有許多人停滯不前。只要看到還有一群人在為這個社會的窮忙族努力,而有窮忙族因而脫貧,就會溫暖些。

我想台灣也的確需要有個像作者一樣的人能通透了解貧窮的成因、後果以及可以有的解決方式,否則就像作者說的:無論用什麼補救方法,所有問題必須一次解決。假若僅解決了一個問題,也許會有幫助,但卻無法根治,除非其他問題也能被解決。換句話說,真的需要全方面、特別是政府的配合(合宜的社福制度)才能解決,否則當窮忙族反撲,我想大家都難倖免。

至於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客觀的從實際採訪、追蹤窮忙族和其周遭的人來分析貧窮是怎麼造成、而又來反噬下一代,這樣的文字很有力量而不淪為理論;而很多案例也可讓讀者反思怎麼教育下一代、思索自己是否因為偏見而產生歧視、是否懂得家庭溝通….等,儘管作者筆下的主角都生活在美國,但他們的經歷絕對是全球的縮影,適合關注社會議題的朋友看。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為何再怎麼努力工作,卻依然窮困?普立茲獎得主大衛K謝普勒一刀切開美國夢!

一本記錄資本社會下窮忙族的故事,一本最貼近台灣社會現況的紀實佳作

「亞馬遜書店」盛讚,「這本動人的書,打破了對貧窮者先入為主的成見。」

《書評》雜誌,「鮮明刻畫了窮忙族的奮鬥,只為了取得穩定而報酬合理的工作。」

《介入的旁觀者》作者阿潑,「在諸多世代不公、階級不平等的感嘆中,或許我們都該讀一讀這本剖解當代美國社會──其實也是解剖我們自己的書。」

一名收入微薄的單親媽媽,為了多陪伴在孩子身邊,選擇只領社會救助金過日子。
一對養育三名孩子的年輕夫妻,龐大的生活開銷讓他們存不了錢。
一名幼保人員,薪資低微到無法將孩子送去自己工作的幼兒園。
一名勤奮工作的中年婦女,每年都看著年輕漂亮的女孩升職,自己持續領著最低工資。
一位太太罹癌的丈夫,既要養育家庭又要籌措醫藥費,生活捉襟見肘。
這些是美國社會的縮影,也是在貧富差距破百倍的台灣,可能發生於你我身上的故事。

普立茲獎得主大衛K謝普勒,繼描寫以巴衝突的《受傷的靈魂》、美國種族歧視的《陌生人的國度》後,花費數年時光、採訪十多個家庭,生動地記錄了窮忙族的故事

四十年的記者資歷,讓謝普勒在描寫貧窮問題時,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政策與體制的弊病之處,以及窮忙者的個人困境。他對窮忙族充滿關懷,寫下「任何辛勤工作的人都不應該是貧窮的,」為了理解貧窮,他深入勞動世界,勾勒出貧忙族背後教育、醫療、家庭、心理、薪資結構、居住品質的失能,以及社會體制對於貧窮者的不友善。

與市面上其他描述貧窮的書相較,《窮忙》並不單記述貧窮者的困境,為了充分理解貧窮的每個成因,謝普勒同時採訪了企業家、經營者、教育體系中的老師,以及與窮忙族共處的醫生,解開貧窮既有個人因素也有社會因素的真相。本書以紀實角度勾勒出窮忙族的故事,書中沒有任何虛假人物,我們因而能透過一篇篇故事貫穿窮忙族的困境與心靈,突破對貧窮的單一想像。

在人們普遍相信「努力致富」的現在,《窮忙》打破了「美國夢」,讓大眾直視社會黑暗,理解到只有當我們願意正視貧窮問題,看清環節,才能真正迎來脫貧的時代。

作者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大衛K謝普勒 David K. Shipler

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八八年任職於《紐約時報》。曾於紐約、西貢、莫斯科與耶路撒冷從事新聞報導,後擔任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首席外交記者。此外,他也為《紐約客》、《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等撰寫文章。一九八三年與托馬斯弗里德曼獲喬治波爾克新聞獎,二○○一年以《受傷的靈魂》(Arab and Jew: Wounded Spirits in a Promised Land)獲普立茲獎,著有《俄羅斯:破碎的偶像,莊嚴的夢想》(Russia)、《陌生人的國度:黑白美國》(A Country of Strangers)。現為布魯金斯學會客座學者和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並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