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曼娟  出版日期:2018330

★★★★☆

Chizu小評我輩中人(電子書)

本書是張曼娟寫給中年人的情書,中年人該怎麼定義呢?我以為40-65歲都可以視為中年人,因為這個年紀的人,多半處於夾心餅乾時期,上有父母要照顧、下有孩子要培養,如何讓中年人能夠更加幸福,便是此書撰寫的目的。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份是講中年人應有的心態調整,第二部份是藉由找照顧老去的父母來理解人生,第三部分則是作者的強項,藉由對部分唐詩的再解讀,更理解人生的意義。

由於坊間類似的心態書不少,但本書我最推崇的是第二部份,身為5年級生的作者,在經歷過去幾年獨力照顧高齡8.90歲的父母後所得出的心得,全寫在此,讀來非常有感觸,值得中年人好好咀嚼。很多觀念如中年人要能享受活著的感覺、與人為善;在當照顧者時,不要存有愧疚感,要持續著人際關係,給自己找樂子的時間和機會,要好好活著等都是中年人應該有的心態。以下節錄二段文字,也讓我明辨瞭許多

  • 有人說,照顧老父母就像照顧小孩一樣。 其實,真的承擔起照顧責任,就知道不一樣。 照顧小孩,是在父母的秩序下過生活; 照顧父母,仍是在父母的意志下過生活, 明知有種種偏執、不合理,卻只能順從、說服或妥協, 許多負面情緒與深深的疲憊感,就是這樣產生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差異,照顧小孩是有未來、有期待的, 照顧著老父母,我們擁有的只是此刻,只有今天。
  • 同樣照顧著老父母的朋友請我分享心情, 我說:「這樣的日子不會愈來愈好的。」這是實話。父母親愈來愈老、病、弱,而後我們失去他們。等我們完成照顧重任,我們也要邁入老、病、弱,怎麼可能會好? 「可是,會變得自由。」 當我們預習著老去,明白老後所需, 只是出門時一台輪椅,想睡覺時一顆安眠藥, 便會擺脫更多的欲望與紛擾, 獲得自由。 「變得自由?那真是好啊。」朋友讚嘆。 是啊,我也覺得,自由真好。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 * 張曼娟首次書寫中年的覺醒.幸福的定義 * ──
超過260萬人搶讀按讚的文章;
引發4567年級生熱烈討論的專欄。
從青春無敵的《海水正藍》走向人生半百的《我輩中人》,
這個不上不下的生命階段,該有什麼樣的風景?


人到中年,常發覺有許多的延宕:
那些要做的事、該說的話;想愛的人,都被延宕了……
已經來到下半場的我們,怎能不好好彌補?
——張曼娟

中年,是歲月的累積;
大人,卻是人生的修為。

中年歲月,其實比想像中更為漫長,我們將從哪裡出發?將會抵達哪裡?

中年是家庭的承擔者;中年是老年的起點;
中年有覺醒的力量;中年之愛閃亮激昂;
中年可以通達、自由與自在;中年是走向渡口,尋找一條船──
那條船能穿越歲月的湍急洪流,
使我們成為真正的「大人」。

大人不必討好他人;不必與全世界和解;
不再等待成功;不再追求名利,
因為確實明白,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睿智、慈悲、雋永;
「大人」的存在,就應該要閃閃發亮。

作者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張曼娟
五年級的張曼娟,
是四、五、六年級的文學偶像,
她的散文、小說都有獨特的魅力,
已出版約五十部作品,口碑與銷量屢創佳績。
她也是位真誠的作家,
用創作不斷思索人生,探問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年過半百,中途而已」,
不失赤子之心,依然充滿好奇、
懷抱夢想、樂於付出,
這就是她所定義的「我輩中人」的美好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