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派屈克‧聖保羅Patrick Saint-Paul 出版日期:2018427

★★★★★

Chizu小評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電子書)

首先我必須欽佩作者有勇氣寫出本書,任職於法國最大報《費加洛報》的記者派屈克‧聖保羅,耗時整整兩年,帶著翻譯四處採訪北京城裡住在地下室或是下水道的低端人口,我甚至懷疑本書出版之後,作者有沒有被請出北京或中國?

或許這些低端人口已被北京政府下令「切除、清理、掃蕩」,但鼠族在北京城擔任清潔工、外送員、服務生..等支持北京城正常運轉的貢獻,不應該被掃除,本書的出版可視為這些小人物的紀錄片,也是北京如何創造經濟奇蹟的另類見證。

在本書當中所提到的低端人口,非官方的估計應超過百萬,這批來自中國四面八方、由不同少數民族組成的群體,因占據北京地底(地下室),甚至下水道口,因此有了另一種別稱,叫做「鼠族」,這些人不能登記戶口,所以居民有的福利都沒有,只求能夠多賺些錢,養活在農村的家庭,或是懷抱忍幾年就可致富的野心。

不過隨著北京城房價租金越來越貴,即使居住品質差到有安全疑慮,選擇住地下的人更加多元,有月入數萬人民幣但想省房租的生意人,有妓女、學生、服務生或是廚師。還有些北京人本身已經有公寓,但寧可把公寓出租,自己住來地底可以賺更多。

而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描述只是本書的一部份。更多的是作者身為一名記者,忠實呈現北京城鼠族生活、心態/心境的專業,當然也不乏對這種人口悲歌的批判,特別是看到留守在農村的兒童死亡甚多,且多半有心裡創傷(一成五的留守兒童都罹患精神疾病,約五成有心理障礙,主要是抑鬱與焦慮,但也有因自卑感與自信不足而造成的行為偏差)時,會更有感觸。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這世界的現實就是人人要尊嚴,但尊嚴呢,可不是人人要得起。」

這是北京城裡不可言說的低端禁忌,潛居地下室的底層勞動人口悲歌

毛澤東曾歌頌他們,現代中國的經濟奇蹟要歸功於他們

但是現在,他們卻面臨被「切除、清理、掃蕩」的命運

《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見證了這一切

北京,中國極度富有的一線大城,匯聚了所有的奇蹟。

大舉遷移到此的人只有一個目的,他們要追求屬於自己的中國夢。他們以勞力換取微薄的溫飽,成為支撐北京城運轉的底層基礎勞力,擔任清潔工、外送員、服務生。

北漂的民工與移工構成了北京的日常風景,但在高房價、沒有北京戶籍的限制下,被迫無奈屈居於暗不見天日的地下室、橋墩下、廢棄建築的縫隙之間。他們有老有少,有為了籌措兒子結婚聘金千里迢迢到北京當清潔工的老夫婦;有為了在市中心飯店實習而住進地下,習慣了北京地底腐臭氣味的大學畢業生;有為了孩子的未來,離鄉打工的父母。

一旦進入北京地底,舉目所及皆是懸殊至極貧富問題的見證。明亮大廈底下,陰暗的走廊上晾著各種服務業、工人的制服;人們在勞斯萊斯、奧迪名車停靠的牆壁背面煮著千篇一律的餃子當晚餐;孩子們靠著一扇小窗,勉力呼吸著來自北京地上世界的霧霾。

這些拚命留下且住不起地面上房子的人,被稱作「鼠族」。他們像鼠一樣,群聚在北京城的地下廊道裡竄動、討生活,為中國夢燃燒生命,卻注定被貼上「低端」標籤,被驅趕、切除。

法國最大報《費加洛報》記者派屈克‧聖保羅,耗時整整兩年,帶著翻譯四處採訪北京城裡默默做工的人,數度遭遇被當局請去喝茶的危險。然而真正讓他得以貼近「鼠族」生活的契機,卻近在他暫居的大樓地下室。

當派屈克‧聖保羅發現日常所見的門房、清潔工都是自己苦無門路深入採訪的對象,正是他們維持了他的生活時,這才驚覺自己正置身中國幻夢的風暴中心,正看著這巨獸大國最殘酷的一面。

作者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派屈克‧聖保羅Patrick Saint-Paul

2013年起任法國《費加洛報》駐中國特派記者。曾前往獅子山共和國(相關報導獲得2000Jean Marin戰地記者獎)、利比亞、蘇丹、象牙海岸、伊拉克、阿富汗、德國、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是他的第一本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