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作者:布特妮.凱瑟(Brittany Kaiser)

 

出版日期:202015

 

★★★★

 

Chizu小評操弄【劍橋分析事件大揭祕】

 

除了史諾登之外,近幾年有名的吹哨者還有本書的作者前「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前業務總監布特妮.凱瑟(Brittany Kaiser),揭發的是劍橋分析公司如何透過合法或是不合法的大數據,操控全球選舉的內幕,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英國脫歐和川普當選美國總統。

 

劍橋分析成立於2013年,本書作者布特妮.凱瑟於2014年進入「劍橋分析公司」、工作直到2017年,三年的內部經歷讓作者看到大數據如何被用作選戰武器,能透過分析選民的習性、加以分類,再個別投放特定資訊,誘導選民做出特定的投票選擇(可是誘使中間選民出來投票、也可能是讓死忠支持者失望不出來投票),使其客戶支持的候選人仍夠勝選,這點在本書寫得挺詳盡的,也是本書優勢。

 

但為何這種操弄會涉及違法呢?這就要連結到大數據從何而來,被蒐集數據的人知道被個資外洩嗎?有足夠的法律可以保護個資嗎?這個答案在美國幾乎可以是否定的;根據劍橋分析公司的資訊,每個美國人都有4000-5000個數據可供分析,數據可能來自玩臉書的小遊戲和按讚、google關鍵字、網路購買紀錄等,而這些數據只要有心、有錢就可以獲得,按照美國鬆散的個資保護法規,也不會有法律問題。

 

但改變就在20163月,「劍橋分析」遭英國《觀察家報》(The Observer)率先踢爆,於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前,使用不當自臉書擷取的用戶個資進行政治操作,受害人數高達5000萬名美國用戶及至少100萬名英國用戶,這才引起軒然大波,而見證這一切的作者,有感於個資被有心人士操控的後果將會無法收拾,於是成為吹哨者,此舉還讓臉書執行長佐克伯20184月初到美國國會說明,承認臉書沒有採取足夠的措施,防止有人利用社群工具用來傷害人,向大眾抱歉,承認臉書確實犯錯,而20185月「劍橋分析公司」已分別在英國、美國啟動破產程序,正式走入歷史。不過小道消息指出,公司高層已悄悄集結另立門戶,仍在幕後操控全球選舉。

 

作為一名吹哨者,是需要勇氣的,且本書確實把劍橋分析2014-2017的所作所為描述得很詳細精彩,也是很珍貴的紀錄,光是這點,就值得嘉許;但不知為何,讀完本書之後,總覺得作者有些小投機,可能是她從未說過她在劍橋分析作的事是錯的,只是不斷強調個資外洩、大數據操控的恐怖,因此全書的導向就變成要own our data,才能保護自己,換句話說,和劍橋分析切割得很完美,彷彿她只是個棋子,中間因名利昏頭,而醒來之後就決心成為個資保護正義使者,於是她成為吹哨者,還拍了Netflix個資風暴的紀錄片、寫了本書,發起「ownyourdata(數據自主)運動,並創立數位資產交易協會(DATA),難怪國外媒體也說她具有爭議性。如果大家沒有時間看本書,也可到netflix找紀錄片看,或許就懂我的感受了。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劍橋分析洩密內幕大驚爆】★★★──

川普當選、英國脫歐不是民主政治的選擇,

而是「劍橋分析公司」的精心算計!

當大數據、心理學成為武器,

選民變成操弄工具,

我們該如何抵擋民粹風暴的強勢逆襲?網路選戰未來又將如何不斷撕裂民主?

 

「劍橋分析公司」前業務總監布特妮.凱瑟,第一手公開數位選戰的操作內幕!  川普最不想看到的爆炸性回憶錄,首度揭露川普陣營與俄羅斯、「劍橋分析」的三方合作

歐美資訊戰的前車之鑑,台灣面對網路戰爭的必讀好書!

 

「劍橋分析公司」知道你按讚了什麼,知道你買了什麼,知道你恐懼和害怕什麼。

他們比你還了解你自己。

最重要的是,他們知道如何操縱你。

 

2014年,本書作者布特妮.凱瑟進入「劍橋分析公司」工作,這家公司即將顛覆全球選舉生態,他們擁有特殊的技術,能夠透過投放特定資訊,誘導選民做出特定的投票選擇。

 

3年的內部經歷,讓布特妮.凱瑟看到大數據如何被用作選戰武器,成功煽動選民對希拉蕊的仇恨和不信任;她也看到了美國極度鬆散的個資保障法規,如何對隱私和民主構成巨大威脅;她更看到了「政治顧問公司」一再突破道德底線,違法替候選人競選。

 

這一次,她決定暫拋人身安全,親自現身爆料……

 

#脫歐公投  #餵食恐懼  #健保破產

脫歐公投是「情緒」的戰爭,

我們發現要贏得選票,渲染恐懼比任何武器都有效。

劍橋分析的廣告只要散布英國一旦留歐,

國民健保可能破產、移民和恐怖份子湧入邊境,

就能誘導選民投給脫歐。

 

#新式心理戰  #仇恨選舉  #印尼、哥倫比亞、奈及利亞、千里達

劍橋分析利用兩大機密技術:

「心理圖像分析」、「行為精準鎖定」,

在印尼,製造了一場青年運動,推翻執政31年的獨裁者;

在哥倫比亞,運用當地人的驕傲感,成功推舉腐敗領袖;

在千里達,操作族裔認同,讓印度裔候選人成功當選。

25年來,我們在50多個國家,

一次又一次磨練「操弄人心」的伎倆……

 

#數位操縱  #網路選戰

你在數位領域的所有足跡:

信用卡消費紀錄、Siri對話歷程、GPS定位位址、正在看什麼書籍……

劍橋分析都買的到。

我們擁有相當於2.4億人的個資。

只要用「OCEAN計分法」歸納這些數據、分析你的政治偏好、找出觸發你的情緒開關,

我們就能決定你的投票對象。

 

#川普  #希拉蕊  #狡猾的騙子

劍橋分析瘋狂購買Google關鍵字,

讓希拉蕊的前幾名搜尋結果充斥「狡猾」「騙子」等資訊,

成功讓中間選民不出門投票,

讓希拉蕊票倉──美國黑人投票率創下20年來最低,

更讓搖擺州選民投給川普的意願提昇3.9%,投給希拉蕊的意願降低4.9%,

一舉替川普拿下最大搖擺州……

 

#FacebookGoogleTwitter  #假新聞幫凶

「劍橋分析」光是在數位廣告上,就支出高達1億美金的經費,

創下美國史上最高競選金額,其中大部分流向Facebook

我們更砸大錢做網路原生廣告,

將「偏頗資訊」偽裝成中立客觀的「新聞報導」,徹底撕裂民主社會。

美國人民成了網路戰爭的受害者,

馬克.祖克伯卻靠這種事大撈了一筆。

 

至今,「網路選戰」仍在侵蝕著所有民主國家的選舉機制,包括台灣……

 

作者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布特妮.凱瑟(Brittany Kaiser

 

Netflix原創紀錄片《個資風暴》(The Great Hack)主角

「劍橋分析事件」吹哨者

 

前「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美國業務開發總監,曾任職歐巴馬競選團隊、是死忠的民主黨支持者,卻在2016年成為協助川普勝選的幕後推手。

 

布特妮.凱瑟大部分的職業生涯,都在為進步的政治運動和人權組織服務。自2014年起,她開始在「劍橋分析公司」工作,歷時3年半,這段期間內,該公司利用大數據、不道德商業行為,成功促使英國脫歐、川普當選,她選擇揭發前任雇主和全球大數據產業的黑暗面。

 

離職後,布特妮.凱瑟發起「#ownyourdata」(數據自主)運動,並創立數位資產交易協會(DATA),以「數據權利即人權」為基本信念,致力於推動立法和政策改革,保護人們掌握自己數位資產的權利。為了提升人們對數據權的意識,她最近也和其他人一起創辦了數據自主基金會,推行數位識讀和STEM教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