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作者茱迪.皮考特擅長描寫爭議性的話題,已經被引進台灣的著作除了這本之外,還有第十層地獄、事發的十九分鐘和在1/15出版的換心,不過因為最早引進的是姊姊的守護者,加上自2006年開始就成為暢銷書,連現在去到很多書店都還是放在顯著的位置呢﹗
作者茱迪.皮考特擅長描寫爭議性的話題,已經被引進台灣的著作除了這本之外,還有第十層地獄、事發的十九分鐘和在1/15出版的換心,不過因為最早引進的是姊姊的守護者,加上自2006年開始就成為暢銷書,連現在去到很多書店都還是放在顯著的位置呢﹗
書中探討的話題十分嚴肅和具有爭議性-父母可以替未成年的子女決定身體器官應該如何使用嗎?當然站在人權的角度,答案絕對是否定的,但如果自己的脊髓或腎臟可以救兄弟姊妹呢?恐怕就沒有這麼單純了吧...........皮考特就是利用諸多矛盾建構姊姊的守護者,藉由不同敘述者在每章發聲將故事延續下去,也是對這種爭議極大的話題的一種多元探討的尊重
挺欣賞這種在內容和敘事手法上一致的寫法,但對於不習慣讀敘事者變來變去的讀者,也是一大考驗,不時會出現還停留在媽媽莎莉敘事的角度時、下一章就換成妹妹安娜口吻的錯亂當中,我也有些這樣的困擾,有點鴕鳥的認為皮考特應該可以讓章節之間連結性更強,這樣可以讓讀者比較近入狀況不被打斷閱讀情緒.....(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所寫的「我的名字叫紅」也是運用不同的人物、動物甚至是植物、銅板的口吻來接續故事的發展、但讀起來相對順暢很多,我想或許是因為佈局的巧妙不同吧﹗有機會大家也可以看看這本書,對藝術繪畫有興趣的一定會讚不絕口的)
至於結局還真的是出乎意料,在我還沒有買這本書前就已經知道會很不一樣,結果我真的還是有點傻住,彷彿是電影才會出現的結局吧!作者也常被讀者問到為何會這樣寫?雖然作者回答她認為這就是家庭實際上可能發生的情節,但我覺得不夠說服我....
挺欣賞這種在內容和敘事手法上一致的寫法,但對於不習慣讀敘事者變來變去的讀者,也是一大考驗,不時會出現還停留在媽媽莎莉敘事的角度時、下一章就換成妹妹安娜口吻的錯亂當中,我也有些這樣的困擾,有點鴕鳥的認為皮考特應該可以讓章節之間連結性更強,這樣可以讓讀者比較近入狀況不被打斷閱讀情緒.....(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所寫的「我的名字叫紅」也是運用不同的人物、動物甚至是植物、銅板的口吻來接續故事的發展、但讀起來相對順暢很多,我想或許是因為佈局的巧妙不同吧﹗有機會大家也可以看看這本書,對藝術繪畫有興趣的一定會讚不絕口的)
至於結局還真的是出乎意料,在我還沒有買這本書前就已經知道會很不一樣,結果我真的還是有點傻住,彷彿是電影才會出現的結局吧!作者也常被讀者問到為何會這樣寫?雖然作者回答她認為這就是家庭實際上可能發生的情節,但我覺得不夠說服我....
書中還挺多文字值得深思,我列出一段我最有感覺的文字供欣賞:
來自母親莎柆的自白
我的人生宛如建築物著火,我的孩子一個在裡面,而唯一能救她的機會是派我的另一個孩子進火場,因為只有她認得路。
我知道我在冒險嗎?我當然知道。我可明白那可能是導致我或許同時失去兩個孩子?是的,我明白。
我知道或許要求她去作是不公平的嗎?我絕對知道,可是我也知道那是我唯一可以同時保住她們兩個的機會。
那合法嗎?合乎道德嗎?那是瘋狂的、或愚蠢的、還是殘酷的主意?我不知道。可是我衷心相信那是對的。
書中簡介
莎拉為了救罹患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的女兒凱特,利用醫學科技生下與凱特有完美基因配型的安娜。
十三年來,安娜不斷地供應凱特血液、白血球、骨髓、幹細胞,現在輪到了她的腎臟。
無法忍受再被當成藥糧的安娜決定反擊她的父母,控告父母奪走她的身體使用權。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皮考特以不同人物的口吻來接續故事的發展,探討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
對「愛」有深入的刻劃及詮釋,以細膩的筆法,精妙的細節,靈巧的掌握人與人之間脆弱敏感又錯綜複雜的關係。
來自母親莎柆的自白
我的人生宛如建築物著火,我的孩子一個在裡面,而唯一能救她的機會是派我的另一個孩子進火場,因為只有她認得路。
我知道我在冒險嗎?我當然知道。我可明白那可能是導致我或許同時失去兩個孩子?是的,我明白。
我知道或許要求她去作是不公平的嗎?我絕對知道,可是我也知道那是我唯一可以同時保住她們兩個的機會。
那合法嗎?合乎道德嗎?那是瘋狂的、或愚蠢的、還是殘酷的主意?我不知道。可是我衷心相信那是對的。
書中簡介
莎拉為了救罹患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的女兒凱特,利用醫學科技生下與凱特有完美基因配型的安娜。
十三年來,安娜不斷地供應凱特血液、白血球、骨髓、幹細胞,現在輪到了她的腎臟。
無法忍受再被當成藥糧的安娜決定反擊她的父母,控告父母奪走她的身體使用權。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皮考特以不同人物的口吻來接續故事的發展,探討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
對「愛」有深入的刻劃及詮釋,以細膩的筆法,精妙的細節,靈巧的掌握人與人之間脆弱敏感又錯綜複雜的關係。
作者簡介
茱迪.皮考特 Jodi Picoult
1967年生於紐約長島。普林斯頓大學創意寫作學士,哈佛教育碩士。
1992年第一本小說Songs of the Humpback Whale甫出版便造成轟動,目前已出版十餘本備受好評的著作: Harvesting the Heart (1994)、Picture Perfect(1995)、 Mercy (1996)、 The Pact (1998)、 Keeping Faith(1999)、 Plain Truth(2000)、 Salem Falls(2001)、 Perfect Match(2002)、 Second Glance(2003)、Vanishing Acts(2005 )、The Tenth Circle(2006)。
皮考特擅以小說處理極具道德爭議的題材,作品不乏探討安樂死及描述青少年自殺的內容;近幾年前更觸及聳人聽聞的「優生絕育法」。其在2003年獲得美國新英格蘭最佳小說獎,並榮登《紐約時報》暢銷作家之列。《華盛頓郵報》更將皮考特譽為大師級作家。目前皮考特和丈夫及三個子女住在新罕布夏州。網址:www.jodipicoult.com。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