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鄭文正  出版日期:201896

★★★★

Chizu小評微笑面對無禮之人(電子書)

近來台灣書市韓國翻譯作品數量有明顯增加的趨勢,除了陸續有引進一些得獎的韓國小說之外,女性議題、心靈勵志成長相關的書籍也不少,本書是1986年出生的數位媒體《大學明日》總編輯所寫,特色是每一篇都非常短、短到有些才2頁就結束,好處是易讀,但也容易失焦,因為要談的主題過於繁多,除非是記憶過人的讀者、或是對某些情景特別有感覺的人,有可能會看完之後沒有過於深刻的記憶。幸好我是讀電子書,有先把好句劃線存下,否則要我一下談這本的心得,恐怕要再翻一次才行。

如果只想要知道如何微笑面對無禮之人,就直接看最後一部分(part 5),但全書所要太探討的絕不只有這個,有興趣的朋友可先看篇名,先找有興趣的看即可,順序不是太重要。

對我來說,看心靈成長書籍,是隨時謹惕自己用的,儘管很多觀念都知道、也在很多書籍中讀過,但閱讀當時所面對的環境和心境不同,都可以找到一些文字可以激勵自己,我想這就是類似書籍可以一出再出的原因吧!而本書對我來說,深刻的地方比較少,但還是有些篇章有打醒我,例如:

  • 所謂人的成長,便是在人生中以各種方式應對無數次的選擇,對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然後成長為大人。然而那些被稱為「好人」的人們,卻常常為了顧及他人想法,忘記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因為這些好人還不太習慣自己掌握人生的選擇權,連和自己切身相關的問題也用旁觀者的態度看待,甚至生涯規劃、就職、結婚等重要的決定也都是如此。由於不是自己全權決定,只要一發生問題就會很快放棄,也很習慣把錯怪到別人身上。

(Chizu OS)常常被稱為好人的朋友注意了,是否你也常為了顧及別人而忘了自己想要的,這通常會演變成自己很多規畫都不是自己決定,把決定權交給別人的結果,有個甜頭就是結果不好,就有理由說不是自己的錯。

  • 「冒名頂替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症狀是相信自己真正的能力不值得一提,並且害怕被別人識破這一點。飽受冒名頂替症候群所苦的人,會對自己正在進行的事不以為然,或者認為自己其實沒有做那些事的能力,只是假裝在做而已。換句話說,就是自己把自己當成了騙子。艾美教授認為,我們身邊的冒名頂替症候群患者比想像中多上許多,那些成就越高,還有在別人眼中看來越厲害的人,越容易擔心自己的不像樣總有一天會露出馬腳。

(Chizu OS)原來我有時也有「冒名頂替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呢!

  • 法師問道:「走在路上突然有人給你一個東西,原本以為是禮物,結果打開一看卻發現是垃圾,那你會怎麼作呢?」提問的女學生回答:「丟到垃圾桶裡吧。」法師接著說:「那些壞話就像垃圾一樣,雖然是話,但聽起來並不全然都像話,其中混著一些垃圾。那個人丟了垃圾過來,而你卻只是安靜待著。其實當你發現那些是垃圾的時候,就直接把它們丟進垃圾桶就好,但你卻把那包垃圾撿起來,一年之中一直帶在身上,等於是一直把垃圾袋打開來看的意思。你不但一邊想著『你怎麼可以給我垃圾』,還一邊把垃圾抓得緊緊的。那個人丟完垃圾以後就走了,現在請你也把那包垃圾直接丟掉吧。」

(Chizu OS)這個故事很經典,不少人會被別人隨意講的話所傷到,有些一傷就是幾年,殊不知當初那個人根本是講垃圾話,不值得一聽,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就直接把垃圾話丟掉吧!當真就輸了。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韓國狂銷300,000冊,心靈勵志類暢銷NO.1
一個真正強大的人,不是知道如何反擊,

而是擅長從容地以柔克剛,用微笑,回應粗魯無禮之人,
用優雅,征服這野蠻的世界!以行動證明,你跟對方不一樣。


為什麼那個人總是對我說這麼沒禮貌的話?
和粗魯人相處總是讓我傷痕累累,甚至對人生產生疑惑……
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從容、堅定地讓他們知道:「不能任由你再這樣下去了!」

在韓國深獲好評的文化觀察者鄭文正,不時從媒體及社會上,看見言語霸凌、階級威壓等,種種令人感到心累的現象。她發覺當人們遭遇這種狀況時,不是據理力爭,雙方鬧到決裂;就是敢怒卻不敢言,隱忍到內傷。

鄭文正認為,其實還有第三條路可以選,那就是——
提高個人思維、作為層次,用更高明的方式應對。
你應守護自己,不被劣質人際互動擺布,帶著信念,捍衛自我認同與自尊。
無論對方如何,你都能「不動氣地用簡短、堅定的口吻,點出對方的錯,表達自己的意見」。

本書在韓國出版後引起各世代讀者的廣大共鳴,除了創下狂銷三十萬冊的好成績,書中傳達給世人的處事態度更引發熱議,發揮了強大的號召力,成為一種社會現象。

有些人際關係,光是維持表面上的和諧,就會耗費你過多能量
人的精力有限,比起正面思考,負面情緒將花去更多力氣。也許你也曾為了以下這些事,感到心累:
.許久未見的親戚,一見面就是問:「找到工作了嗎?」「要結婚了沒?」
.工作時為求正確,再三確認內容,卻被同事酸說:「你的腦筋是不是不太好啊?」
.交際應酬被客戶開黃腔吃豆腐,為了保住業績與飯碗只好一再隱忍。
.搭計程車時,總是擔心會遇上愛爭論政治話題,或是一直逼問私事的司機。
.被不熟的人「指點」孩子該怎麼帶,連該不該幫小孩穿襪子都要插嘴。
不讓粗魯無禮人得逞,能者會「有差別」地運用自己的友善
遭遇無禮對待,假如我們沒有及時做出反應,那些無禮的人就會因此獲得勇氣,繼續做出以為被容許的舉動。人際關係就像拳擊對練,量級差異太大的話,比賽就沒辦法繼續下去。因此明明是有理有守禮的你,若不能堅持立場制衡對方,等於是助紂為虐。

而那些粗魯的人,真的沒辦法改變嗎?韓國現代信用卡公司現在會教導電話客服人員:「性騷擾或口出惡言的客人先給予兩次警告的機會,如果不改正的話,客服人員請主動先掛電話。」更規定:「除了口出惡言和性騷擾之外,如果客人的言論涉及污辱人格或有威脅性時,客服也可以先掛電話。」這個政策成功使客服人員的離職率大幅下降,也為口出惡言的顧客帶來正面影響。他們發現,只要警告將會結束諮詢,很多人都會馬上改正態度。
當別人用低下攻擊時,我們用高尚回應
高調制止怕被對方說不理性,婉轉的語意除了怕對方聽不懂之外,有時也覺得委屈了自己。為了順利結束對話,必須事先準備好應付的對白。例如對方說出自己完全無法認同的發言,但情況不允許爭論的時候,看著對方不帶情緒地說出「您會這麼想也是情有可原呢」、「原來您是這樣想的,我知道了」,就可以有效中斷對話。

而在你遇到鬼打牆的問題,不想回答,也沒有必要回答時,例如:「什麼時候要生小孩啊」、「有在存錢嗎」、「有弄早餐給老公吃嗎」,真的不想再回應的時候可以微笑著說:「這個部分我們會自己看著辦的。」重點在於不要因為每件事受傷,也不要被對方的步調牽著走。

作者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鄭文正
1986年出生於韓國大邱,大學主修社會學。以雜誌記者的身分開啟了職場生涯,而後擔任企業品牌行銷的負責人,目前為數位媒體《大學明日》總編輯,主要關注大學生、20歲世代潮流、女性、人際關係、心理學。

除了在《大學明日》、《Brunch》、《Paper》撰寫專欄之外,同時文章散見於《DAUM STORYBALL》、《Big Issue》、《Happy Today》等。更與「大學明日20歲世代研究室」攜手,出版書籍《看見20歲世代應該閱讀的潮流》、《20歲世代何以對你的潮流視而不見》。近期固定擔任OnStyle頻道《熱情的聲音》的來賓,著作包括《就算不怎麼樣,也請支持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