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作者:金琸桓  出版日期:2020121

★★★★★

Chizu小評我要活下去:韓國MERS風暴裡的人們

2015520日韓國出現第一起「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確診個案,卻因政府的僵化拖延、未積極防疫,導致失控,甚至出現全球首例的三度人傳人,終致MERS席捲南韓,造成186人確診,38人死亡,其中有許多醫護人員,更迫使超過千所中、小學關閉。

 

而寫過世越號沉船事件二本優質小說(謊言、那些美好的人啊)的作者金琸桓,再度用文學應該站在窮苦、弱勢和受傷害的人這邊來述說MERS風暴裡那些僅被編號病患的故事,至少在作者完成本書之時,還沒有MERS受害者的正式團體組成,原因是那些曾經罹患MERS、然後痊癒的人常被二度傷害,除了身體出現無法完全恢復之外,甚至還無法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所以他們寧願沉默,只想好好過日子,免得造成身邊親友困擾,這些文字如果沒有被寫出來,一切都將被淡忘,而這些無辜受害者,反被稱為加害者的人們啊,就不會被有理解的一天啊!

 

正好在武漢肺炎正席捲全球的時候,本書的中譯版於2020121日出版,頗具意義。在本書當中,讀者可以看到政府無能和無作為之下,病例如何迅速暴增(2015520日到67日,MERS潛伏到發病期間,在政府沒有公開醫院名單的十九天裡,MERS病人曾去過的醫院就有24家)。即使19天之後才公開醫院名單,全國人民對政府已無信任,還得靠自己去追查政府用字母掩藏起來的醫院實名和傳染路徑,更容易引起社會的恐慌。

 

再者,作者也明確點出那些想要活下去MERS患者的吶喊心聲,被隔離在冷冰冰負壓病房裡,想著「彷彿獨自身處在月亮的背面,只有黑暗與孤獨。我們只能獨自待在隔離病房,就算醫護人員全力以赴,但他們也不能一直待在病房,家屬或看護更不可能。起初,我也會看電視、聽廣播,但漸漸的,孤獨就像發酵的麵包一樣膨脹起來,彷彿覆蓋了整個地球!我被關在裡面,游走在生死邊緣,世界仍照常運作。就算少了我一個,世界還是那麼平靜!一個人關在病房裡,一個人痛苦,一個人死去!就算死了,留下的也不是我的名字,而是數字!政府編碼的數字,到底跟我有什麼關係呢?這跟關進監獄的囚犯編號有什麼差別?我沒有犯罪啊!我不是囚犯啊!他們為什麼像對待犯人那樣對待病人?這是最讓我痛苦的。我再也不想一個人待在病房裡,不管是哪裡我都不想再一個人了,那不是人能夠承受的。」又是何等的悲戚。

 

最令我忍不住落淚的是其中一位淋巴癌復發、卻又確診罹患MERS的牙醫金石柱之故事,他是最後一位MERS治癒的病患,也是最聽話、最理解醫院運作的病患,卻因為政府和醫院無法作出決斷,延後治療復發的癌症,因而死亡,到底重症病患感染到MERS時,應該要如何治療,這也是很少有人會留意的。倘若我沒有閱讀本書,我可能也會支持醫院的做法,萬一真有一絲絲的感染力,讓病患到正壓病房治療、甚至使用共用的儀器檢查,會不會導致更多無辜的受害者呢?但讀畢之後,我沒那麼篤定,因為每個生命都有其價值,我們都應該好好對待不是嗎?希望金石柱的例子不要再現,不要有人因為有心人士想撇清責任而被犧牲。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MERS把我們的人生變成了地獄,至今仍被關在那座地獄裡。

面對失控的疫情,失能的政府,失去信任的社會

活下去,竟成為如此艱難的願望

 

比起發燒和嘔吐,彷彿在地球上被獨自拋棄的孤獨,更加可怕。

 

「感染MERS、住院隔離是我的錯嗎?」

「所有人都說我髒,我到底該怎麼證明自己是乾淨的?」

「明明是受害者,為何反被說成是加害者、超級傳播者?」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出院?這個國家的標準何在?」

 

無論是待在隔離病房,或回歸社會後,

我都像在月亮的背面,只有永恆的黑暗與孤寂。

一個人痛苦,一個人面對死亡,

就算死了,留下的也不會是我的名字,而是政府編碼的數字!

1號病人、2號病人……這跟囚犯有何不同?

為什麼要像對待犯人那樣對待病人?

為什麼我雖然撿回一命,卻彷彿死了第二次。

 

2015520日,韓國出現第一起「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確診個案,卻因政府的顢頇,導致疫情失控、甚至出現全球首例的三度人傳人,終致MERS席捲韓半島,造成186人確診,38人死亡,其中有許多醫護人員,更迫使超過千所中、小學關閉。

 

作者金琸桓從出版第一部小說開始,就秉持「文學應站在弱勢這一邊」的理念。他帶領我們一步步走入風暴的核心,打破冰冷的數字,重新描繪出一個個「生命」的容貌。感染者面對政府官僚、標準僵化,喪失黃金治療時機;社會彌漫著「無知、恐懼」的病毒,使痊癒者被貼上各種排擠與歧視的標籤。

 

一場傳染病風暴過去了,受害者卻彷彿還被隔離在隱形的病房,失去一切。本書以細膩的筆觸,寫下在被我們遺忘的時間裡,仍在無聲吶喊著「我要活下去」的人們。

 

作者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金琸桓 김탁환

1968年生於慶尚南道鎮海市。

1994年以文學評論家出道,作品以端莊優美的文字著稱,也是踏實築夢的「小說勞動者」,每天堅持寫30張小說原稿,沒有一天停過筆,曾獲第33屆樂山文學獎、2018法國變色龍文學獎。

他十分關注社會,以周密的資料考證加上卓越想像力,讓許多真實人物活靈活現、躍然紙上,被譽為「開創韓國歷史小說新局面的作家」。其作品《不滅的李舜臣》、《黃真伊》被改編為電視劇;《烈女門秘辛》、《咖啡》、《朝鮮魔術師》、《獄火重生:金昌洙》則被改編為電影,跨足影視成績相當成功。

2014年,世越號沉船事件發生,他深受影響,努力不輟的採訪相關人物,寫下世越號沉船事件著作,被文學評論家評為「世越號文學」的開端。

 

臺灣已出版著作──

《謊言: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潛水員的告白》

《那些美好的人啊:永誌不忘,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