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約翰.鄧寧 John Dunning
Chizu小評
一直以來覺得自己應該是個愛書的人,但或許沒有愛到癡狂吧,所以坦白說,在閱讀本書時,始終有種走不進書中世界之感,也算是名書評的余小芳乾脆形容為疏離的氣息,想想也很貼切。對,就是那種只能在門邊觀火的距離感,讓我對書探間因書引發的殺機沒有太大感觸,再加上冷硬派推理一向不是我的菜,所以我始終體會不出這本書的價值。據說在1996年出版的日文版本,因首刷絕版、也成為珍書,所以我對本書評價不高、應該是我自己的問題,所以朋友不要太被我影響,要翻翻書才知道喜不喜歡。
但本書還是有些地方值得一提,包括提供何種書才能成為珍品,價值才能水漲船高,這可能跟大家所普遍認知到名家作品價值必增值有很大的落差,文中還不時嘲諷史蒂芬金的作品,還有把憑沉默的羔羊聞名世界的湯瑪斯·哈里斯之作品人魔當眾批判,更是反映出作者的偏好;或許在書探的世界,那把尺很特別,偏偏那些珍品又稀有到僅存一本時,殺機便湧現,才成就了此書和其同系列的4本作品。
書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如果「書」不只是商品,
是稀世珍寶,
是慾望,
是一種再合理不過的殺人動機……
1.你必須是生意人、幸運兒和千里眼的綜合體。
2.買你喜歡的、你愛看的書。
3.千萬不能愛上書。
4.只買賣具有永恆價值的書籍,而不是流行一時的時髦垃圾。
5.獵書行動絕非隨機過程,書很少是在偶然情況下被發現的。
書探,也就是獵書人,說他們是被書牽著鼻子走的重度書癡也好,說他們是在茫茫書海裡覓得好書的伯樂也好。他們通常低調沉默,眼裡除了書以外沒有別的。想在競爭激烈的珍本書圈生存得秉持以上的「書探法則」,要有一點好眼光,也許再加上一點好運氣。
在丹佛書店街裡你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書,從福克納到史蒂芬.金,從科幻小說到羅曼史。這裡的書商求書若渴,他們等著書探上門,精確來說是等著書探手中的寶物上門。看到中意的就花錢買下,標價、上架,等待哪個識貨的有緣人把書買回家。一直以來,買書人、書商和書探之間都維持著微妙的平衡,展現出一種帶著「書香」的和諧,直到「那件事」發生……
書探鮑比被發現陳屍街頭,案情陷入膠著。身為警探、同時也是資深書癡的詹威卻發現鮑比死前曾獲得一批價值不斐的珍本書,詹威驚覺鮑比之死也許不是偶然,而真正的答案或許就隱藏在書頁之中……
作者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約翰.鄧寧 John Dunning
一九四二年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成長於南卡羅萊納州查勒斯登。二十二歲離家後來到科羅拉多州丹佛市,在一九七○年投入小說創作前,曾從事賽馬訓練師及《丹佛郵報》記者等工作。後來因與出版商之間發生糾紛,他停止小說寫作,於一九八一年開了一家珍本書店。直到一九九二年,在作家友人的敦促下,他才以這部《書探的法則》重出江湖。本書是他以愛書的退休警探克里夫.詹威為主角的系列開場作,不但榮獲當年度的「尼洛.吳爾夫獎」,並於英美獨立推理書商協會「黛莉絲獎」的決選中擊敗英國推理女王米涅.渥特絲和美國推理天王麥可.康納利而贏得大獎,同時入選同一協會所評選之「二十世紀百大推理小說」。除了「克里夫.詹威」系列外,鄧寧另著有數部獨立作。在寫作和經營書店之餘,他也致力於研究美國廣播史,不但曾參與兩部美國廣播史書籍的編撰工作,至今也仍在廣播電台主持一個講述美國廣播史的節目。